52 Why the Federal Reserve should keep its balance-sheet large

作者:梁雅婷

市面上應該存在多少錢?聯準會最近身陷於這個艱難的問題。自2008金融海嘯以來,美國資產負債表膨脹了5倍,而在今年10月宣布實施縮表政策。

2008金融海嘯後,為了促使景氣復甦實施了三次QE政策,使利率大幅降低,為了拿回對利率的掌控權,聯準會開始付利息給超額準備金,也就是說聯準會可以任意改變貨幣數量的多寡而無須擔心此舉對利率的影響。

1969 Friedman指出持有貨幣是有成本的,因為持有貨幣表示必須放棄將之拿去投資所賺到的利息,除非持有貨幣也能獲得利息,這也就是聯準會做的事情 - 利息給超額準備金。然而此舉是有風險的,當貨幣需求增加但數量不夠時,私部門開始發行短期的貨幣類型債券像是 commercial paper,使熱錢湧入形成泡沫,這也是2008年晚期經融市場崩盤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增加貨幣數量可使經濟趨於穩定,美國因而實施QE政策,而今美國想藉由縮表使利率回升,但此舉也必須減少市面上的貨幣數量,是否有其他方法能使長期利率回升呢?答案是有的。聯準會可將長期債券轉為短期債券,轉換之前的扭曲操作政策。 文章到了這邊作者提出了一個瘋狂的想法:為何不讓個人及公司能在聯準會開戶頭呢?如此一來可以膨脹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又可以減少因政府介入而導致的無效率。這個想法類似於“狹義銀行”,也就是消費者的儲蓄是由政府公債作為擔保,而非無流動性的長期貸款。反對者認為此舉剝奪銀行提供的低率貸款會使市場上貸款人減少,支持者則回應聯準會可隨時降低利率或買入資產。

如此複雜的金融轉換尚未結束,即便美國實施縮表政策,美國的資產負債表仍會比金融海嘯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