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Mutable values Asian households binge on debt

作者:蘇奕儒

大多數人都相信亞洲是一個崇尚節儉的地區,從他們的文化、歷史與公共政策便能窺得一二,然而近年來,這件事情將被改觀。

2008年的金融海嘯後,多數先進國家的家計債務的比重便逐漸降低,然而,許多在亞洲的國家卻是往反方向變動,其中中國的漲幅最為明顯(但是相較於其他國家的所得水準,中國是從極低的基準開始計算)。在一定範圍內增加負債是經濟健康的象徵,增加負債有助於刺激消費,容易取得貸款也使他們買車買房更加方便。但是債務也可能是危險的,短期內可能會增加經濟成長與降低失業率,但這些在過一陣子後將反彈,每增加一百分點的家計借貸,幾乎會反向造成同程度的銀行危機。

縱使如此,亞洲各國還是有對債務的限制。在南韓,借款不能超過抵押品70%的價值,在新加坡,若要靠銀行貸款來買房,必須先至少付房價20%的頭期款。而且亞洲銀行對次級信貸十分抗拒,以至於不會發生像美國十年前的慘況。對亞洲而言,利率是更大的隱憂,專家指出,長期固定利率在亞洲較為罕見,一般多是較短期的貸款,若是央行升息,增加的成本將會使家計單位的財富縮水。

負債的逐漸增加將會使民眾衡量消費,對政府而言,這則具有抵換關係,更多的負債能消減掉呆滯的房地產,畢前,比起家計負債,房地產的呆滯來得更加危險。 (為什麼經濟學人要一直噴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