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

1

小语是京生自出生以来第一个真正接触的女孩。真正接触的意思就是,有过“肌肤之亲”——当然,是在抢玩具的时候,手碰过手,腿碰过腿。他们俩拍第一张合影的时候,小语端正地坐着;京生才四个月大,还不会坐,歪倒在小语身旁。而在为儿女操心的大人眼里,这张合影其实是这样的:

小语爸说:“不如咱们两家结个亲吧。”

小语是独生女。小语爸并非信口开河,而是有长远打算的。自己辛苦赚的钱,与其将来被哪个坏小子骗走了,还不如留给知根知底的京生。

我说:“好啊。不过,有言在先,我的财产是不会都留给小语和京生的。我们将来想生老二。”

小语妈:“呃……好吧……想得周全……”

小语爸赚钱多。以前,我只有羡慕嫉妒恨;现在,我只盼他赚钱越多越好,早日登上福布斯富豪榜。

京生刚刚开始看央视配音版《托马斯和朋友》时,我在淘宝上买小火车玩具,顺便给小语买了两个——自小培养共同的爱好和语言嘛。后来,小语果然也喜欢上了托马斯。她认识所有书上的或者随书贴画的小火车,区分同色的小火车也不在话下。小语有16本托马斯画册,每本都翻得脏兮兮的。她甚至能一字不差地把片头词“多多岛被漂亮的蔚蓝大海包围”从头到尾背下来。

小语妈忧心忡忡:“小女孩儿,怎么不喜欢巧虎,而喜欢小火车啊?”

可惜,共同的爱好还没来得及交流(因为京生还没学会说话),京生就离开了出生的北京城,远赴德国的幼儿园留学。两人聚少离多的日子开始了。

2

来德国之后,我们经常看小语妈写的博客,京生也会凑过来,有时候看见小语的照片,就会指着说“小语”。

1年之后,小语和京生3岁了,我们回了一次国。小语家附近有一家乌克兰餐厅,我们在那里吃饭时,小语和京生随着音乐蹦啊跳啊玩得很欢,只是……完全各玩各的。

也难怪,当时京生还没完全学会说话。

就这样匆匆见了一面。光阴荏苒,半年过去了。京生在幼儿园结识了新朋友,慢慢不再提小语的名字了。小语身边,也出现了别的男孩子围着团团转。

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趁端午节假期,我们和小语家约好去厦门度假,让小朋友们巩固一下感情。

刚到厦门时,我在看小语妈博客上小语画的画儿。京生凑过来看,问:“这是谁画的画儿呀?”

我说:“是小语画的。”

京生说:“真好看。爸爸,我喜欢小语。”

我问:“你还认识小语吗?”

京生说:“不认识。”

原来,这小子已经把小语忘干净了;原来,不认识也是可以喜欢的。

这次的见面,京生的表现是不俗的。他不停地跟小语说话,而小语则是紧紧拉着妈妈的手一声不吭。我发现京生竟然如此爱说话,别人问什么说什么,不问的时候自己找话说。京生还给小语吃了蘑古力,并且赠送了蓝精灵和在布拉格买的鼹鼠玩具,还指着房间的电话机说:“我有电话!”背后的台词大概是“你打给我啊”。

小语妈说,从这一点来看,京生简直不像我们夫妻俩的孩子,因为我们俩都不爱说话。不过,京生的表现是有道理的。毕竟,这是京生学会说话之后,第一次跟女孩子约会嘛。

在崇武古城的公园里,两人慢慢熟悉起来了。先是京生从地上捡了一朵大红花,在菩萨身后献给小语。小语很高兴,允许合影一张。收到了效果,京生再接再厉地继续献殷勤,拿着我的相机给小语看爸爸拍的照片。

小语蹲在了桌子下面,京生趴在桌子上。然后两人调换。一玩起过家家来,两人突然就变得亲密了。小语管桌子下面叫做“一楼”,桌子上面叫“二楼”,对京生说:“这是我们的家。”京生跟着说:“对,这是我们的家。”小语抱着个毛绒玩具,自然成为了“我们的宝宝”。两人在家里合影。当然,在我们眼里,这张合影其实是这样的:

在鼓浪屿,京生特别依赖小语。小语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小语做什么动作,他就学着做什么动作;小语让京生做什么,京生就照做。只要小语走得远了,京生就大叫:“小语你等等我呀!”后来累了,只要小语在视野范围内,京生就安然无事,否则就开始哭嚎。

晚上回到宾馆,两人一起玩托马斯拼图。拼图上标着适合四岁以上儿童,因此超过四岁的小语拼得很快,不到四岁的京生用崇拜眼光地在旁边看,然后说:“小语你拼得真好呀!”我从没听过京生的语气有这么温柔。

回到北京,小语妈邀请我们去家里聚会。小语摆出了很多小火车模型等待京生来,两人玩得高兴,所以我们大人可以好好吃饭聊天。孩子还是有个伴儿好,省了大人多少心。

走出小语家之后,京生跟我说:“爸爸,我和小语玩得真好呀。”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假期结束,京生又回到了德国。

3

长久不联系,我以为京生又把小语给忘了。直到京生5岁的一天。

那一天,京生玩赛车玩具,突然大喊:“爸爸,妈妈,我和小语都赢了!”他说,这四台车里,小语开的是闪电麦昆。

我:“你怎么突然想起小语来了?”

京生:“因为小语是我姐姐。”

我:“你记错了吧,你说的是你表姐佳霖吧。”

京生斩钉截铁地说:“不,就是小语!”

我追问:"你怎么突然想起小语来了?"

京生:"因为我觉得搬家之前住的地方挺好看的。我觉得小语也挺好看的。"

再追问搬家之前是什么地方,京生解释:"就是我和小语一起玩沙子的地方。"

原来近些年京生住过的地方太多,错把3岁时厦门旅游那次记成了自己家。不知道这两天怎么突然想起了这事儿。

但是,你夸人家姑娘漂亮时干嘛这么严肃,难道不能象征性地羞涩一点吗?

又有一次,京生做噩梦惊醒,说是梦见地震了,弄得全家后半夜都没睡好。第二天睡觉前,自言自语说:"我不想做噩梦了。我想做美梦。"

妈妈问:啥是美梦?

京生说:"见到小语。"

后来又补充:"是没有变成怪物的小语。"

两天后,我问京生前晚做梦了没有。

京生:"做了。是好梦。梦见我坐上大汽车去幼儿园,遇见了小语。小语在画画。我说我小时候摔了一跤都没有哭。小语就这样式儿的(做拍手状),说真棒!"

我叹到:"你怎么最近天天想着小语?"

京生说:"因为小语挺好看的。因为我喜欢小语。一直喜欢小语。"

我再叹:"你真勇敢。"

京生说:"对,我是勇敢先生。”

勇敢先生出自《奇先生妙小姐》,是小语妈送给京生的一套画册。

我暗想:要是老子我从小就像你小子一样读勇敢先生,估计就不会见了女孩就一副怂样,当然今天就不是这个样子了。有诗为证:

沉舟侧畔千帆过, 雏凤清于老凤声。 长江后浪推前浪, 青出于蓝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