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食

1

小时候,我不喜欢吃饺子馅儿。逢年过节,我啃饺子皮儿,馅儿都夹到我妈碗里,经常是她撑得都吃不下了我还没饱。我倒是没有被逼着吃馅儿。只是,每次在老师讲到“挑食的是坏孩子”时,我会羞愧得低下头,看看胸前的红领巾是不是暗淡了一些。

赵丽蓉奶奶说过:站着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这天底下最美味的饺子,为啥我偏偏不爱吃?

长大后,走南闯北吃了百家饭,虽然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劲,但从未多想,毕竟时过境迁。直到有一回看<武林外传>,小米临终前对李大嘴说: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你说仨字儿:少放盐。

小米说的是地道的河南方言。那一瞬间,数年的经历在脑海里如电光石火一闪而过,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家里的饺子我不爱吃,而学三食堂的饺子却吃得津津有味。原因有三:

  1. 我家饺子馅儿太咸。
  2. 咸是相对主观的感受。我作为孩子觉得咸,但我家的大人不觉得咸。
  3. 我没吃过或极少吃过别人家的饺子。没走出家门的时候,我还以为每家的饺子都应该是这个味儿。

就像没走出国门的时候,我还以为各国的运转都应该是新闻联播那个样儿。

“咸”算是小事; 而对某些食物过敏,那是会要命的,我遇见过,事大纸小,这里写不下,按下不表。

总之,成年后,我知道自己“挑食”的“罪名”实属冤枉。但已经晚了,这个“罪名”伴随我度过相当长的一段童年时光。好在老子考试好,我是学霸我怕谁,双百遮千丑,挑食的缺点被大人有意无意忽略了。

我妈从未逼我吃饺子。不管吃什么,只要吃饱就行。她识字有限,虽然只读到夜校小学三年级,做事却常常讲道理顾大局,有郭母李萍的风范。我至今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所以我是既感激又佩服。

然而有些孩子可能就没我这么幸运了。明明是不吃饺子可以吃馒头,小孩子的做法明明无所谓对错,家庭却告诉小孩子,你这样做不正常; 学校告诉小孩子,挑食是个坏习惯。你要改,我们是为你好。

同样是固执,小孩子坚持挑食就是“坏”,大人坚持不许孩子挑食就是“爱”?

以爱之名,行虐之事,这样的故事还见得少吗?等自己当了父母,我发觉,逼孩子改掉我自以为是的“坏习惯”,我的这种行为才是坏习惯。

2

作为家长,确实为孩子挑食犯愁。其实更值得发愁的,是怎么应付孩子越来越犀利的问题:

为什么不让我挑食?

—— 因为挑食对身体不好。

挑食为什么对身体不好?

—— 因为小孩成长发育需要营养均衡,挑食导致营养不均衡。

挑食一定导致营养不均衡吗?

——这个……

我不吃米饭,吃馒头; 不吃白菜,吃青菜;不吃葡萄,吃苹果;不吃猪肉,吃牛肉……我是挑食,但我挑的食品里啥都不缺,怎么就不均衡了呢?

——呃……也均衡……

那为什么不允许我挑食?

——……

“挑食是个坏习惯”,你们大人努力捍卫的这个观点居然经不起问?

——(落荒而逃)

京生吃饭,也挑食。

京生的姥爷做得一手好菜,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一起住的时候,我每次都吃到扶墙。当我松开腰带继续战斗的时候,总是发现京生对着眼前香喷喷的饭菜发呆。他说他不想吃。不饿。

是胃口不好吗?米饭换成烤披萨,他能吞一整张; 炒菜换成拌沙拉,他能吃一大碗。

起初我们很生气。老人辛苦大半天张罗的一桌好饭,你居然不吃?这不是对老人不敬么?你不饿?不饿别吃了!

然后他就真的不吃了。

饿的是自己的娃,疼的是心头的肉。等冷静下来,还是得找原因。想来是他习惯了在幼儿园和小学吃的西餐,以及经过改造的欧洲中餐馆口味,对于地道的中餐反而不适应了。

我们纠结了很久,后来想通了。挑食分“大挑”和“小挑”。危害健康的算“大挑”,无碍健康的算“小挑”。大挑伤身,小挑怡情。京生挑的食品里有面粉、牛奶、果蔬、肉、鱼、粗粮等,花色多,品种繁,算是小挑。随他去吧。

所以,孩子,我们的动机虽然是出于对你的爱,但如果造成你不喜欢的后果,那么这样的投稿你可以拒收,我们可以商量着修订重投。

况且,说老实话,逼他吃饭的动机里,有多少是出于对他的爱,有多少是吃不完扔掉嫌浪费,有多少是重新给他做一顿嫌麻烦,有多少是维护家长的权威和面子,这都很难讲。

遇到这种情况,我就问自己:你是出于爱还是出于懒?如果是出于懒,那就别自欺欺人了。何必做披着羊皮的狼呢?你以为孩子太小,他们什么都不懂?

以前听过一个笑话,说的是两个孩子在聊天。一个问:“为什么大人不挑食?”另一个说:

“因为他们买东西时已经挑过了,净挑他们爱吃的买。”

3

挑食意味着与众不同,禁止挑食是在泯灭个性。

这似乎是件奇怪的事: 孩子小时候,我们拼命泯灭他的个性;孩子长大了,我们却责怪他为何泯然众人矣。我们为什么要在精神上这么虐待他呢?

明明是出于爱,我们为什么会做出实际虐待孩子的事情呢?

那是因为我们给爱贴上了一个高尚的标签叫做“伟大”。一旦觉得自己的行为是高尚和伟大的,就可以不顾后果,反正自己动机是好的。

可惜,父母之爱用“温馨”、“感人”来形容是贴切的,但用“高尚”和“伟大”来形容却是值得商榷的。身为父母,你我迟早会认清这一点:父母爱跟吃喝睡觉一样,是生物的本能,是基因生存的小手段。假如你对孩子没有父母爱,你的基因就难以在孩子身上延续。如果这称得上伟大,那么你的吃喝睡觉都伟大。阳光下老猴子给小猴子捉虱子,角落里老猫衔着小猫躲避危险,厨房里大蟑螂带着小蟑螂一起散步,粪坑里苍蝇宝宝一朝分娩,这都是父母爱,本质上没区别,都一样伟大。

以善的名义来作恶,这种思维惯性,是几千年来的社会风气造成的。社会需要稳定,我们的统治者,不管是个人还是团体,都会把自己扮成父亲或母亲的形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为要孝,所以要忠,忠孝的逻辑一脉相承,混为一谈。所有的社会舆论和教育体系都在为这种价值观添砖加瓦。这样,统治者就顺理成章地以“爱民如子”的名义,以“父母官”的姿态,对老百姓为所欲为,达到或善或恶的统治目的。正如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一书中所写:

凡是有极权主义提出来,不论古时或现代,基本上的呼声,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历史上,多少政治上的罪恶都是假借“人民”的名义而犯下的,现代的读者自然不难明白。

我是你的爹妈,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千年来大环境使然,我们这些小人物早已被潜移默化了。

所以,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如果我要虐待孩子,达到统治家庭的目的,那么,假借爱的名义是最好的手段。这种假装不仅可以糊弄孩子,还可以欺骗自己,让我对孩子施暴(如果有的话)的时候心里好受一点。

然而,很遗憾,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比我们当年了。他们见多识广,勤于思考,常问为什么。他们尝过邻家饭,知道你太咸。未来的世界是他们的,统治者终将有被统治的那一天。

现在,只要对健康无碍,京生和德生想挑食就挑吧。免得当我老了,掉光了牙齿而只能挑流食吃的时候,他们端来一碗脆骨,以“孝”的名义劝我说:

爸,脆骨吃了补钙。别挑食,我都是为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