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Uscinski et al. (2021)

摘要自 Uscinski et al. (2021)

4.1 文獻回顧與論點

4.1.1 既有研究

當代政治極化。但作者稱,單以極左或極右派興起不足以完全解釋當代政治的「弊病」。作者主張光譜在左右以外,還有另一個面向,即反建制的傾向。

4.1.2 美國政治中左右以外的第二個面向:反建制傾向

作者主張,所謂極左、極右,並未捕捉到新興的政治現象;實際上,「另類右派」並非右派。而反建制傾向才是造成民粹領導人、陰謀論與政治暴力受到支持的原因。此外,學界已注意到左右以外的傾向,諸如陰謀論主義、民粹主義、摩尼教式的思考。作者認為以上都有反建制的味道,並且提出如圖 4.1 的模型。

美國民意空間的概念模型。

Figure 4.1: 美國民意空間的概念模型。

橫軸為左右向度,縱軸為建制與反建制向度,而政治菁英可以透過政治修辭旋轉縱軸,例如在 2016 年總統大選中,正如圖 4.1 一般,川普代表右派、共和黨、反建制派;希拉蕊代表左派、民主黨、建制派。

4.2 如何回答研究問題

Question.

是否存在左右以外的向度:反建制傾向(包括陰謀論、民粹主義、善惡二元主義)?

Answer.
作者以母體樣本,使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發現確實兩個因素更能捕捉潛藏的結構。此外,並發現反社會人格與反建制主義有顯著關係;極左或極右與反社會人格有負向的顯著關係。並且,反建制傾向者(而非左右派)喜歡在網路上筆戰。另外也使用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依然顯著;此外,雖左右傾向對支持川普、桑德斯或拜登的效果更強,但反建制傾向對支持川普與桑德斯的效果也顯著。

不過第 8 頁似乎寫錯: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nd left-right orientations also comport with previous work: Those on the right are slightly older, more educated, and more likely to be white and male.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nd left-right orientations also comport with previous work: Those on the right are slightly older, more educated, and more likely to be white and male.

以 Table 3 而言,左右傾向的部分,年齡與教育程度的方向應該是相反的。

4.3 評價

4.3.1 研究貢獻

作者提出新理論,企圖解釋新興的政治現象,主張傳統的左右派光譜不足以解釋,須加入反建制的傾向,並以在美國進行的調查資料,證明確實存在反建制的傾向,其在政治支持的效果不同於左右派,且指出形容新興的政治現象為極左、極右或另類右派等是不正確的。

4.3.2 研究限制

政治極化之類的現象在美國以外的他國也能看到。本文書寫的焦點放在美國政治,因而也以美國當地的調查資料檢驗理論。如果反建制的面向的理論也能使用其他國家的調查資料加以驗證,便能強化外部效度,將理論推廣到世界諸國。

參考文獻

Uscinski, Joseph E., Adam M. Enders, Michelle I. Seelig, Casey A. Klofstad, John R. Funchion, Caleb Everett, Stefan Wuchty, Kamal Premaratne, and Manohar N. Murthi. 2021. “American Politics in Two Dimensions: Partisan and Ideological Identities Versus Anti-Establishment Orient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July, ajps.12616. https://doi.org/10.1111/ajps.1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