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Ansolabehere and Hersh (2012) 與 蔡奇霖 (2010)

7.1 Ansolabehere and Hersh (2012)

7.1.1 文獻概要

高估投票率有五種假說:(1) 樣本選擇偏差;(2) 受訪者忘記是否參加選舉;(3) 面訪效果(in-person interview effect);(4) 政府資料保存紕漏;(5) 社會期許假說。作者於是透過 Catalist 公司取得資料。並花費很大的篇幅說明此資料的生成方式,以及何以此資料可以用來檢驗受訪者回報真實與否;並進一步分析 NES、CCED 與此資料。

作者發現高學歷、高收入、對政治有高度興趣、常上教堂等等特質的人,更有可能謊報。這也說明了 resource-based models 的解釋力沒有想像中的強,因為過往用的都是 reported voters 的資料;而從 Fig 3. 能間接看出 resource-bases models 的誇大程度,與回報及真實的差異,並能發現謊報很可能是社會期許從中作祟。作者並總結,在投票的測量問題上,1980 年代的 NES,樣本選擇的因素更大;不過在 2008 年的 CCED,謊報的因素來得更大。

7.1.2 研究貢獻

本文的研究貢獻主要有兩者。一者是方法論上的貢獻,即發現政治學者長期以來高估投票率等錯誤,並非肇因於樣本選擇偏差,而是因為受訪者顧慮社會期許而謊報。另一者是實證理論上的貢獻,否證了過去的 resources-based theoretical models of participation,指出因為謊報,所以既有文獻誇大了資源對投票與否的影響。

7.2 蔡奇霖 (2010)

7.2.1 文獻概要

同樣考察高估投票率的問題,蔡奇霖 (2010) 則從主題效應下手,即對調查主題更感興趣的人更願意接受調查。作者使用 TEDS 與 TSCS 資料發現,總體層次上的確 TEDS 比起 TSCS 高估投票率更多;個體層次上發現拒訪傾向高者,投票意願較低。

7.2.2 研究貢獻

作者發現 TEDS 的調查之所以高估投票率,其中一個原因正是主題效應;因此,作者也對 TEDS 的調查策略提出建議,並也認為如果要提出更有利的論述,可以仿效外國文獻,專為主題效應從事調查實驗。

7.3 總結

兩篇文章討論類似的主題,即調查中投票率的測量問題,但從不同的途徑,考察不同的理論假設。Ansolabehere and Hersh (2012) 探討的是受訪者的謊報,蔡奇霖 (2010) 則研究主題效應所導致的樣本選擇偏誤。

此外,如同 蔡奇霖 (2010) 自承,其研究假設很強,即假設受訪意願與投票意願成正相關,而受訪意願高過某一閾值以後就會受訪(而不會拒訪);但因為沒有拒訪者樣本,或許 蔡奇霖 (2010) 其中一個結論應該改為在受訪者樣本中,投票意願與拒訪傾向成正相關。除外,以科學研究要回答因果問題的角度,僅發現正相關也難謂因為投票意願低,所以拒訪傾向高,這個結論的價值也有限。

參考文獻

Ansolabehere, Stephen, and Eitan Hersh. 2012. “Validation: What Big Data Reveal About Survey Misreporting and the Real Electorate.” Political Analysis 20 (4): 437–59. https://doi.org/10.1093/pan/mps023.
蔡奇霖. 2010. 別訪問我!我對政治沒興趣:主題效應與TEDS高估投票率之研究.” 選舉研究 17 (2): 135–75. https://doi.org/10.6612/tjes.2010.17.02.13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