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R 語言基礎語法

本章節系統性介紹 R 語言的重要基礎語法,包含 R 語言中的資料型態(物件)、文字處理方式、控制流程,以及資料讀取與匯出方法,請務必熟悉各物件函式,以便後續程式碼撰寫。

1.1 物件(Object)

物件是 R 語言中構成資料的基本要素,常見者包含五大類:

  1. 向量(vector)
  2. 因子(factor)
  3. 矩陣(matrix)
  4. 資料框(data frame)
  5. 陣列(list)
  6. 日期與時間

物件的圖示如圖1.1

R 物件示意圖

圖 1.1: R 物件示意圖

以下小節針對各基本要素的構建與運算詳細說明。

1.1.1 向量(Vector)

⌾ 向量的性質

  • 一組值
  • 一維
  • 資料型態可為:數值、文字、邏輯值

⌾ 建立向量

建立向量可利用c()函式建構。

數值向量

vec1=c(1,2,3,4,5)
## [1] 1 2 3 4 5

文字向量

vec2=c("A","B","C","D","E")
## [1] "A" "B" "C" "D" "E"

邏輯向量

vec3=c(T,F,T,F,T)

# 或寫完整的邏輯值
vec3=c(TRUE,FALSE,TRUE,FALSE,TRUE)
## [1]  TRUE FALSE  TRUE FALSE  TRUE

⌾ 擷取向量中特定元素

擷取單一元素

vec2[3]
## [1] "C"

擷取多個連續元素

vec2[2:4]
## [1] "B" "C" "D"

擷取多個非連續元素

vec2[c(1,3,5)]
## [1] "A" "C" "E"

以邏輯值擷取元素

請注意輸入的邏輯值向量長度必須與原向量相同!

vec2[c(T,T,F,F,T)]
## [1] "A" "B" "E"

⌾ 連續數值資料

利用seq()函式建立連續數值,程式碼撰寫如下:

seq(from=開始數值, to=結束數值, by=遞增數值)
seq(from=2, to=20, by=2)
##  [1]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 向量運算

統計運算

以下建立一個向量vec4作為範例,所有運算的程式碼與結果請參照表1.1

vec4=c(5,9,3,15,6,2,8,12)
表 1.1: 向量運算
運算 程式碼 輸出結果
最大值 max(vec4) 15
最小值 min(vec4) 2
最大值索引 which.max(vec4) 4
最小值索引 which.min(vec4) 6
全域 range(vec4) 2 15
總和 sum(vec4) 60
平均 mean(vec4) 7.5
中位數 median(vec4) 7
乘積 prod(vec4) 2332800
變異數 var(vec4) 19.714
標準差 sd(vec4) 4.44

其中上述的函式大部分皆可設定na.rm=之引數,其用以設定是否忽略「NA」。若資料中存在「NA」,但未設定此一引數時,回傳結果亦為「NA」。範例說明如下:

vec_na=c(1,2,NA,3,4)

# 未設定na.rm=之引數
sum(vec_na)
## [1] NA
# 設定na.rm=T
sum(vec_na, na.rm=T)
## [1] 10

數學運算

以下利用vec4與新建向量vec5作為範例,所有運算的程式碼與結果請參照表1.2。。

vec5=c(0.57,4.28,-1.23,6.58,-4.67,2.09)
表 1.2: 數學運算
運算 程式碼 輸出結果
絕對值 abs(vec5) 0.57 4.28 1.23 6.58 4.67 2.09
根號 sqrt(vec4) 2.236 3 1.732 3.873 2.449 1.414 2.828 3.464
四捨五入 round(vec5, digits=1) 0.6 4.3 -1.2 6.6 -4.7 2.1
取整函數 ceiling(vec5) 1 5 -1 7 -4 3
下取整函數 floor(vec5) 0 4 -2 6 -5 2
對數 log(vec4) 1.609 2.197 1.099 2.708 1.792 0.693 2.079 2.485
指數 exp(vec4) 148.4 8103.1 20.1 3269017.4 403.4 7.4 2981 162754.8
標準化 scale(vec4) -0.563 0.338 -1.013 1.689 -0.338 -1.239 0.113 1.013
累積加總 cumsum(vec4) 5 14 17 32 38 40 48 60

⌾ 向量長度

計算向量中的元素個數。

length(vec4)
## [1] 8

⌾ 向量統計

統計向量中各元素的個數。

vec_tab=c("A","C","B","D","E","C","E","B","A","E","E","B")
table(vec_tab)
## vec_tab
## A B C D E 
## 2 3 2 1 4

⌾ 向量排序

  • sort()函式直接將向量予以由小至大之排序
  • order()函式回傳向量由小至大排序所對應的原向量序號
  • rank()函式回傳向量中各元素由小至大之順序

程式碼撰寫如下,請參照圖1.2之示意圖。

排序函式示意圖

圖 1.2: 排序函式示意圖

sort(vec4)
## [1]  2  3  5  6  8  9 12 15
order(vec4)
## [1] 6 3 1 5 7 2 8 4
rank(vec4)
## [1] 3 6 2 8 4 1 5 7

sort()的結果可知,其將vec4向量由小至大排序。order()則是回傳排序所對應至原向量的序號,例如回傳結果的最後一個值是4,表示該向量中最大的數值位於向量的第 4 個元素。根據上述,我們亦可透過如下程式碼達到與sort()相同的結果。

vec4[order(vec4)]
## [1]  2  3  5  6  8  9 12 15

⌾ 向量唯一值

去除重複的值。

vec_dup=c(1,9,5,2,6,1,8,5,2)
unique(vec_dup)
## [1] 1 9 5 2 6 8

⌾ 檢查使否存在 NA

vec_na=c(1,9,5,NA,6,NA)
is.na(vec_na)
## [1] FALSE FALSE FALSE  TRUE FALSE  TRUE

⌾ 向量四則運算

以下範例使用vec4與新建立的vec6示範向量的四則運算。

vec6=c(2,5,8,11,7,4,10,3)

兩向量運算

兩向量運算時,兩組向量的長度(length())務必相同!
所有運算結果如表1.3

表 1.3: 向量運算
運算 程式碼 輸出結果
vec4=c(5,9,3,15,6,2,8,12)
vec6=c(2,5,8,11,7,4,10,3)
加法 vec4+vec6 7 14 11 26 13 6 18 15
減法 vec4-vec6 3 4 -5 4 -1 -2 -2 9
乘法 vec4*vec6 10 45 24 165 42 8 80 36
除法 vec4/vec6 2.5 1.8 0.375 1.364 0.857 0.5 0.8 4
取餘數 vec4 %% vec6 1 4 3 4 6 2 8 0
取除數 vec4 %/% vec6 2 1 0 1 0 0 0 4
內積 vec4 %*% vec6 410

向量與元素運算

一組向量與一個元素之間的運算,即是將向量中的每一個元素分別與該元素運算。

vec6+5
## [1]  7 10 13 16 12  9 15  8
vec6*5
## [1] 10 25 40 55 35 20 50 15

⌾ 檢查元素是否包含於向量

檢查vec6向量內個元素是否包含於c(1,2,3)的向量中。

vec6 %in% c(1,2,3)
## [1]  TRU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TRUE

⌾ 轉換資料型態

文字轉換為數值

建立vec_cha文字資料

vec_cha=c("1","2","3","4","5")

先利用class()函式檢查vec_cha資料型態

class(vec_cha)
## [1] "character"

利用as.numeric()函式轉化為數值資料

as.numeric(vec_cha)
## [1] 1 2 3 4 5

數值轉換為文字

另外,可利用as.character()函式轉化為文字資料

vec_num=c(1,2,3,4,5)
as.character(vec_num)
## [1] "1" "2" "3" "4" "5"

⌾ 建立重複資料

利用rep()函式建立重複資料,該函式主要有兩大引數可以設定:

  • each=是設定每一個元素重複的次數
  • times=是設定該向量整體循環的次數

以實際範例說明之,程式碼撰寫如下:

vec6=c(2,5,8,11,7,4,10,3)

# 設定每一個元素重複的次數
rep(vec6, each=2)
##  [1]  2  2  5  5  8  8 11 11  7  7  4  4 10 10  3  3
# 設定向量整體重複的次數
rep(vec6, times=2)
##  [1]  2  5  8 11  7  4 10  3  2  5  8 11  7  4 10  3

⌾ 回傳向量中 TRUE 索引值

which()函式可用以回傳向量中 TRUE 的索引值。

TRUE 索引值

vec3=c(T,F,T,F,T)
which(vec3)
## [1] 1 3 5

由上述範例可知,TRUE 位於vec3向量的第 1、3、5 個元素。

回傳符合條件索引值

除了上述基本案例外,通常我們會藉由運算子(==, >, <, …)以尋找符合條件的元素,並進一步透過which()函式回傳結果為 TRUE 的索引值。範例如下。

vec6=c(2,5,8,11,7,4,10,3)

# vec6大於5的邏輯判斷
vec6>5
## [1] FALSE FALSE  TRUE  TRUE  TRUE FALSE  TRUE FALSE
# 回傳vec6大於5的索引值
which(vec6>5)
## [1] 3 4 5 7

1.1.2 因子(Factor)

⌾ 因子的性質

  • 由文字向量建立
  • 須設定文字層級
  • 設立因子的延伸應用:
    • ggplot2套件中調整圖例順序
    • 在計量模型中建立啞變量(dummy variables)

⌾ 建立因子

因子的建立可以使用factor()函式,其中必須透過levels=引數設定層級,程式碼建構如下:

factor(文字向量, levels=期望的層級向量)

以下列簡單範例說明因子的功能,建立school之文字向量。

school=c("大學","幼稚園","國小","高中","國中")

若欲將school轉換為具有層級意義的因子,並依據學校層級排序,則程式碼撰寫如下:

school_fc=factor(school, levels=c("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大學"))
school_fc
## [1] 大學   幼稚園 國小   高中   國中  
## Levels: 幼稚園 國小 國中 高中 大學

由上述可發現,有別於文字向量,因子會另出現「Levels:」的訊息,表示文字具有層級意義。
最後可利用is.factor()函式判斷一變數是否為因子,抑或利用class()函式逕查詢該變數的資料型態。

is.factor(school_fc)
## [1] TRUE
class(school_fc)
## [1] "factor"

上述所建立的因子具有層級意義,故可以排序,可進一步利用sort()函式排序,程式碼如下:

sort(school_fc)
## [1] 幼稚園 國小   國中   高中   大學  
## Levels: 幼稚園 國小 國中 高中 大學

⌾ 建立有序因子

上述所建立的因子具有層級意義,可以排序,然而各元素間不具有大小意義,無法直接比較大小值。以school_fc為例,我們所設定的「大學」層級高於「幼稚園」,然而這不意謂著大學>幼稚園。因此若直接拿兩元素相比較大小,程式會出現警告(大小關係對因子無意義),且回傳NA,試驗如下:

school_fc[1]>school_fc[2]
## Warning in Ops.factor(school_fc[1], school_fc[2]): '>' 對因子沒有意義
## [1] NA

若欲建立具大小關係的因子,則需在factor()函式中設定order=T引數,以表達具有順序意義。

school_order=factor(school, levels=c("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大學"), order=T)
school_order
## [1] 大學   幼稚園 國小   高中   國中  
## Levels: 幼稚園 < 國小 < 國中 < 高中 < 大學

由輸出結果可發現,層級中具有「<」符號,用以表達有序之大小關係。

# 比較幼稚園與大學的大小關係
school_order[1]>school_order[2]
## [1] TRUE

⌾ 轉換資料型態

可透過as.character()將因子轉換為單純的文字向量,亦可藉由as.numeric()將因子轉換為數值,而該數值乃依據層級的大小給定,層級越高(後)者,數值愈大。以上述school_fc為案例說明。

# 轉換為文字向量
as.character(school_fc)
## [1] "大學"   "幼稚園" "國小"   "高中"   "國中"
# 轉換為數值向量
as.numeric(school_fc)
## [1] 5 1 2 4 3

1.1.3 矩陣(Matrix)

⌾ 矩陣的性質

  • 二維
  • 含括多個橫列(rows)與直行(columns)
  • 可以組合「相同」資料型態的向量 (文字向量、數值向量、邏輯向量)

⌾ 建立矩陣

利用matrix()函式建立矩陣,其中必須設定兩引數:

  • nrow= 設定矩陣的橫列數
  • ncol= 設定矩陣的直行數
matrix(向量, nrow=, ncol=)

範例如下:

mat1=matrix(c(1:15), nrow=3, ncol=5)
mat1
##      [,1] [,2] [,3] [,4] [,5]
## [1,]    1    4    7   10   13
## [2,]    2    5    8   11   14
## [3,]    3    6    9   12   15

由回傳結果可發現,該矩陣是先由上至下,再由左至右填入向量。若希望矩陣的填法是先由左至右,再由上至下,則須設定引數byrow=T,程式碼撰寫如下。

mat2=matrix(c(1:15), nrow=3, ncol=5, byrow=T)
mat2
##      [,1] [,2] [,3] [,4] [,5]
## [1,]    1    2    3    4    5
## [2,]    6    7    8    9   10
## [3,]   11   12   13   14   15

⌾ 查看矩陣的維度

矩陣是二維的資料,若要進一步該二維資料中的橫列與直行個數,可利用nrow()ncol()函式分別查看,或逕利用dim()函式查看之。

nrow(mat2)
## [1] 3
ncol(mat2)
## [1] 5
dim(mat2)
## [1] 3 5

⌾ 回傳矩陣的特定元素

利用中括號[ , ]可回傳特定元素的值,其中逗點前必須放置橫列的索引值,而逗點後則是直行的索引值。
以第 2 橫列第 4 行為例,程式碼撰寫如下。

mat2[2, 4]
## [1] 9

⌾ 轉置矩陣

藉由t()函式將矩陣予以轉置(transpose)。

t(mat2)
##      [,1] [,2] [,3]
## [1,]    1    6   11
## [2,]    2    7   12
## [3,]    3    8   13
## [4,]    4    9   14
## [5,]    5   10   15

⌾ 矩陣運算

矩陣的運算是 R 語言的利器,執行效率相當高,在許多統計模型背後的運算亦是牽涉複雜的矩陣運算。以下簡單介紹重要的運算函式。

橫列與直行運算

橫列與直行的加總與平均值計算彙整如表1.4

表 1.4: 矩陣運算
加總 平均
橫列 rowSums(mat2) rowMeans(mat2)
15 40 65 3 8 13
直行 colSums(mat2) colMeans(mat2)
18 21 24 27 30 6 7 8 9 10

四則運算

矩陣的四則運算大致操作方法與向量的運算雷同,惟須注意的是大部分的四則運算皆須確保兩矩陣的維度(dim())相同。以矩陣的加法為例,程式碼如下。

mat1+mat2
##      [,1] [,2] [,3] [,4] [,5]
## [1,]    2    6   10   14   18
## [2,]    8   12   16   20   24
## [3,]   14   18   22   26   30

矩陣運算中「內積」是相當常見的,應用於諸多模型的係數校估過程中,可利用%*%達成目的。在內積運算時另須確保第一個運算之矩陣的直行數(ncol)必須與第二個運算矩陣之橫列數(nrow)相同。以mat1mat2_transmat2的轉置矩陣)為例,程式範例如下。

mat2_trans=t(mat2)
mat1 %*% mat2_trans
##      [,1] [,2] [,3]
## [1,]  135  310  485
## [2,]  150  350  550
## [3,]  165  390  615

請注意,mat1的維度為 3 橫列 5 直行;mat2_trans的維度為 5 橫列 3 直行,其中第一個矩陣的直行數與第二個運算矩陣之橫列數務必相同,最終所得結果為 3*3 的矩陣。

1.1.4 資料框(Data Frame)

⌾ 資料框的性質

  • 類似矩陣(Matrix),但可涵括多種不同的資料型態
  • 功能類似 Excel 的工作表
  • 資料分析中最常見的資料型態
  • 可利用dplyr套件處理資料(參見資料清洗與處理章節)

⌾ 建立資料框

資料框的建立如下程式碼:

data.frame(VAR1=c(), VAR2=c(), VAR3=c(), ...)

VAR1、VAR2、VAR3 皆表示資料框中的變數名稱,亦即表格中的表頭名。

以下簡單範例說明資料框的建構。

StuScore=data.frame(StudentID=c("ID1","ID2","ID3","ID4","ID5"),
                    Name=c("Bob","Mary","Robert","Jason","Jane"),
                    Score=c(60,80,40,50,100))
StuScore
##   StudentID   Name Score
## 1       ID1    Bob    60
## 2       ID2   Mary    80
## 3       ID3 Robert    40
## 4       ID4  Jason    50
## 5       ID5   Jane   100

⌾ 回傳資料欄位名稱

colnames(StuScore)

# 或可以直接使用names()函式
names(StuScore)
## [1] "StudentID" "Name"      "Score"

⌾ 設定資料欄位名稱

設定資料欄位名稱亦可透過colnames()達成之,程式碼撰寫如下。

StuScore_rename=StuScore
colnames(StuScore_rename)=c("STUID","SCORE")

StuScore_rename

⌾ 回傳特定欄列

回傳指定橫列

將列號或邏輯向量置於中括號內的逗號前,惟須注意,使用邏輯向量時,其長度必須與資料列數相同。程式碼撰寫如下。

# 使用列號
StuScore[c(1,3,5),]

# 使用邏輯向量
StuScore[c(T,F,T,F,T),]
##   StudentID   Name Score
## 1       ID1    Bob    60
## 3       ID3 Robert    40
## 5       ID5   Jane   100

回傳指定直行

有三種方法可回傳指定(多個)直行,包括:

  • 列號向量
  • 邏輯向量
  • 欄位名稱向量

其中使用邏輯向量時,其長度與資料行數必須相同。程式碼撰寫如下。

# 列號向量
StuScore[, c(1,2)]

# 邏輯向量
StuScore[, c(T,F,T,F,T)]

# 欄位名稱向量
StuScore[, c("StudentID","Name")]
##   StudentID   Name
## 1       ID1    Bob
## 2       ID2   Mary
## 3       ID3 Robert
## 4       ID4  Jason
## 5       ID5   Jane

此外,資料框亦可透過「$」回傳特定單一欄位,程式碼撰寫如下。

資料$欄位名稱
StuScore$Name
## [1] "Bob"    "Mary"   "Robert" "Jason"  "Jane"

⌾ 回傳與編輯指定元素

使用行列索引值

資料[橫列索引, 直行索引]
StuScore[2,2]
## [1] "Mary"

編輯指定元素

StuScore[2,2]="Jessica"

StuScore
##   StudentID    Name Score
## 1       ID1     Bob    60
## 2       ID2 Jessica    80
## 3       ID3  Robert    40
## 4       ID4   Jason    50
## 5       ID5    Jane   100

⌾ 查看前後六筆資料

在此我們使用 R 語言內建的iris資料說明。iris資料共計 150 個樣本,並含括三種不同的鳶尾花(setosa、virginica、versicolor),欄位則包含花瓣與花萼的長度與寬度。

回傳前六筆資料

head(iris)
##   Sepal.Length Sepal.Width Petal.Length Petal.Width Species
## 1          5.1         3.5          1.4         0.2  setosa
## 2          4.9         3.0          1.4         0.2  setosa
## 3          4.7         3.2          1.3         0.2  setosa
## 4          4.6         3.1          1.5         0.2  setosa
## 5          5.0         3.6          1.4         0.2  setosa
## 6          5.4         3.9          1.7         0.4  setosa

回傳後六筆資料

tail(iris)
##     Sepal.Length Sepal.Width Petal.Length Petal.Width   Species
## 145          6.7         3.3          5.7         2.5 virginica
## 146          6.7         3.0          5.2         2.3 virginica
## 147          6.3         2.5          5.0         1.9 virginica
## 148          6.5         3.0          5.2         2.0 virginica
## 149          6.2         3.4          5.4         2.3 virginica
## 150          5.9         3.0          5.1         1.8 virginica

⌾ 擴增資料框

擴增資料列(新增紀錄)

若欲新增資料,可以透過rbind()函式連結。程式碼如下。

# 建立欲新增的資料
new_student=data.frame(StudentID="ID6", Name="Roy", Score=90)

# 利用rbind()函式相接
StuScore=rbind(StuScore, new_student)

StuScore
##   StudentID    Name Score
## 1       ID1     Bob    60
## 2       ID2 Jessica    80
## 3       ID3  Robert    40
## 4       ID4   Jason    50
## 5       ID5    Jane   100
## 6       ID6     Roy    90

擴增資料欄(新增屬性)

若欲針對整份資料新增屬性(如StuScore中增加性別欄位…),可以透過cbind()函式連結。程式碼如下。

# 建立欲新增之屬性
Gender=c("M","F","M","M","F","M")

# 利用cbind()函式連結
StuScore=cbind(StuScore, Gender)

StuScore
##   StudentID    Name Score Gender
## 1       ID1     Bob    60      M
## 2       ID2 Jessica    80      F
## 3       ID3  Robert    40      M
## 4       ID4   Jason    50      M
## 5       ID5    Jane   100      F
## 6       ID6     Roy    90      M

或可以直接透過「$」新增新欄位內容。程式碼如下:

資料$新欄位=c(...)
StuScore$Height=c(180,165,170,160,175,180)

StuScore
##   StudentID    Name Score Gender Height
## 1       ID1     Bob    60      M    180
## 2       ID2 Jessica    80      F    165
## 3       ID3  Robert    40      M    170
## 4       ID4   Jason    50      M    160
## 5       ID5    Jane   100      F    175
## 6       ID6     Roy    90      M    180

⌾ 檢查重複列

為說明範例,在此先行建立一句有重複資料的資料框。

StuScore_dup=data.frame(StudentID=c("ID1","ID2","ID4","ID3","ID4","ID5","ID2"),
                        Name=c("Bob","Mary","Jason","Robert","Jason","Jane","Mary"),
                        Score=c(60,80,40,100,40,100,80))
StuScore_dup
##   StudentID   Name Score
## 1       ID1    Bob    60
## 2       ID2   Mary    80
## 3       ID4  Jason    40
## 4       ID3 Robert   100
## 5       ID4  Jason    40
## 6       ID5   Jane   100
## 7       ID2   Mary    80

由上述結果可知,資料中含有重複的橫列(ID2 & ID4)。我們可以進一步利用duplicated()函式檢查之。

duplicated(StuScore_dup)
## [1]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TRUE FALSE  TRUE
# 使用which()函式尋找重複的資料列索引
which(duplicated(StuScore_dup))
## [1] 5 7

由執行結果可知,第 5 與第 7 筆資料屬於重複資料。請務必注意,資料框中首次出現的列不會被視為重複者。

1.1.5 陣列(List)

⌾ 陣列的性質

  • 物件的集合(可包含向量、矩陣、資料框、陣列…)
  • 最複雜的物件,然其使用彈性相當高

⌾ 建立陣列

使用list()函式建立陣列資料。

StuScore_list=list(StudentID=c("ID1","ID2","ID3","ID4","ID5"),
                   Name=c("Bob","Mary","Robert","Jason","Jane"),
                   Score=c(60,80,40,50,100),
                   Class="A")
## $StudentID
## [1] "ID1" "ID2" "ID3" "ID4" "ID5"
## 
## $Name
## [1] "Bob"    "Mary"   "Robert" "Jason"  "Jane"  
## 
## $Score
## [1]  60  80  40  50 100
## 
## $Class
## [1] "A"

⌾ 回傳陣列屬性

使用陣列$屬性回傳

StuScore_list$Score
## [1]  60  80  40  50 100

使用陣列索引回傳

StuScore_list[[2]]
## [1] "Bob"    "Mary"   "Robert" "Jason"  "Jane"

⌾ 陣列長度

向量的長度可以利用length()函式計算,而陣列亦同,程式碼撰寫如下。

# 建立陣列
num_list=list(c(1:5), c("A","B","C","D"), c(T,F,T))
num_list
## [[1]]
## [1] 1 2 3 4 5
## 
## [[2]]
## [1] "A" "B" "C" "D"
## 
## [[3]]
## [1]  TRUE FALSE  TRUE
# 計算陣列長度
length(num_list)
## [1] 3

由此可知,num_list的長度為 3。而若欲知該陣列內各別陣列的長度,則必須透過lengths()函數達成此一目的。程式碼撰寫如下,陣列長度的計算詳如圖1.3之示意圖所示。

# 計算陣列內各陣列長度
lengths(num_list)
## [1] 5 4 3

由此可知,num_list陣列內第一個陣列的長度為 5,其次為 4,最後一者為 3。

陣列長度示意圖

圖 1.3: 陣列長度示意圖

⌾ 去除陣列

若欲將陣列去除,並回傳所有陣列中的元素,則可使用unlist()達成之。

# 去除陣列
unlist(num_list)
##  [1] "1"     "2"     "3"     "4"     "5"     "A"     "B"     "C"     "D"    
## [10] "TRUE"  "FALSE" "TRUE"

1.1.6 日期與時間

在資料處理中,設定日期與時間的格式有助於後續計算時間差、繪製時間序列圖等,而在 R 語言中,可以利用baselubridate套件處理時間資料。請注意,由於兩套件的部分函式名稱相同,故建議使用函式時寫清楚套件的名稱,如lubridate::XXXX()

⌾ 基礎設定

時間的格式與電腦所在地區有相當的關聯,若時間格式中含有中文,請務必設定中文的地區格式如下:

Sys.setlocale(category="LC_ALL", locale="zh_TW.UTF-8")

而若為全英文者,可直接設定英文的地區格式如下:

Sys.setlocale(category="LC_ALL", locale="en")

此外,時區亦為重要的資訊,在日期與時間的函式中皆可設定之,數個常見的時區設定如表1.5所示。

表 1.5: 時區格式範例
時區 全名 縮寫
標準時間 UTC UTC
臺北時區 Asia/Taipei CST
東京時區 Asia/Tokyo JST
美國東部標準時間 US/Eastern EDT
坎培拉時間 Australia/Canberra AEDT

其他時區的設定請參照

而時間與日期的格式亦有通用的格式設定方式,常見者彙整如表1.6所示。
表 1.6: 時間格式範例
代號 意義 代號 意義
%Y 年(四位數) %H 時(24 小時制)
%y 年(二位數) %h 時(12 小時制)
%B 月(全稱) %M
%b 月(縮寫) %S
%m 月(數字) %p AM/PM
%d %Z 時區

舉例而言,「2024-02-14 13:14:52」的時間格式為「%Y-%m-%d %H:%M:%S」。

⌾ 建立日期與時間

建立日期可利用as.Date()函式,其中只要輸入日期格式即可,另可加入format=引數,用以確保正確的格式,程式碼撰寫如下。

# 建立日期文字
date_str=c("2024-02-14","2023-11-07","2022-07-28")

# 將文字向量轉換為日期格式
date_str=as.Date(date_str)

# 檢查格式
class(date_str)
## [1] "Date"

建立時間可利用as.POSIXct()函式,其中只要輸入完整的日期與時間即可(日期若忽略,系統會自動填補為當下的電腦日期),另可加入format=tz=引數,用以確保正確的時間格式。程式碼撰寫如下。

# 建立日期時間文字
time_str1=c("2024-02-14 13:14:52","2023-11-07 07:18:22","2022-07-28 20:10:31")

# 將文字向量轉換為時間格式
time_str1=as.POSIXct(time_str1, tz="Asia/Taipei")

# 檢查格式
class(time_str1)
## [1] "POSIXct" "POSIXt"
# 輸出結果
time_str1
## [1] "2024-02-14 13:14:52 CST" "2023-11-07 07:18:22 CST"
## [3] "2022-07-28 20:10:31 CST"

若時間格式並非上述典型的形式,則必須自行設定format=引數,並參照表1.6填入適當的格式,範例如以下程式碼。另請注意,若文字中含有「英文」,請務必確保電腦的文字及地區設定為LC_ALL,否則會出錯!!

# 建立日期時間文字
time_str2=c("2024/Feb/14 011452 PM","2023/Nov/07 071822 AM","2022/July/28 081031 PM")

# 確保電腦的文字及地區為英文
Sys.setlocale(category="LC_ALL", locale="en")
## [1] "LC_COLLATE=en;LC_CTYPE=en;LC_MONETARY=en;LC_NUMERIC=C;LC_TIME=en"
# 將文字向量轉換為時間格式
as.POSIXct(time_str2, format="%Y/%B/%d %I%M%S %p", tz="Asia/Taipei")
## [1] "2024-02-14 13:14:52 CST" "2023-11-07 07:18:22 CST"
## [3] "2022-07-28 20:10:31 CST"
# 建議時間處理完後,再調整到中文地區,否則後續中文文字的輸出會有問題!!
Sys.setlocale(category="LC_ALL", locale="zh_TW.UTF-8")
## [1] "LC_COLLATE=zh_TW.UTF-8;LC_CTYPE=zh_TW.UTF-8;LC_MONETARY=zh_TW.UTF-8;LC_NUMERIC=C;LC_TIME=zh_TW.UTF-8"

⌾ 回傳日期時間資訊

回傳日期與時間相關資訊的函式彙整如表1.7所示,並以前文的time_str1資料為例。

表 1.7: 回傳日期時間範例
函式 意義 範例(以time_str1為例)
2024-02-14 13:14:52
2023-11-07 07:18:22
2022-07-28 20:10:31
year() 2024, 2023, 2022
month() 2, 11, 7
day() 14, 7, 28
week() 7, 45, 30
wday() 星期 4, 3, 5
hour() 13, 7, 20
minute() 14, 18, 10
second() 52, 22, 31

其中wday()星期函式所回傳的結果並非實際的星期,乃因該函式預設以「星期日」為一週的首日。此外,month()wday()兩函式皆可設定回傳中英文、全名與縮寫等詳細資訊,完整參數設定詳如表1.7。其中label=引數設定是否回傳文字,否則預設為數值;abbr=引數設定是否回傳縮寫,此引數僅在label=T有效;locale=引數設定語言,如en為英文,而zh_TW.UTF-8為臺灣中文。

表 1.8: month()wday()函式引數設定
函式與引數 回傳結果
month()
month(日期向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month(日期向量, label=T, locale="en") Jan Feb Mar Apr May Jun Jul Aug Sep Oct Nov Dec
month(日期向量, label=T, abbr=F, locale="en")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month(日期向量, label=T, locale="zh_TW.UTF-8")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wday() 星期
wday(日期向量) 2 3 4 5 6 7 1
wday(日期向量, week_start=1) 1 2 3 4 5 6 7
wday(日期向量, label=T, locale="en")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Sun
wday(日期向量, label=T, abbr=F, locale="en")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Sunday
wday(日期向量, label=T, locale="zh_TW.UTF-8") 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wday(日期向量, label=T, abbr=F, locale="zh_TW.UTF-8")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1.2 文字處理

在資料分析中,文字處理是相當重要的程序,可從中解析特定的詞彙,如計算詞彙數量、取代特定字詞、查看文字出現位置等等,從中探索資料中的文字內容。文字處理可以透過 R 內建的base套件或另安裝stringr套件處理之,本節主要即是針對此二套件說明文字處理之應用。

install.packages("stringr")
library(stringr)

本節中所論及的函式彙整如表1.9

表 1.9: 文字處理重要函式
套件 函式 功能 圖示
base paste() 連接字串
paste0() 連接字串(無分隔)
toupper() 轉換為大寫
tolower() 轉換為小寫
substr() 擷取字元
strsplit() 拆解字串
gsub() 取代字元
nchar() 字串長度(字元數)
grep() 回傳符合條件的索引值
grepl() 回傳是否含有特定字元
regexpr() 回傳特定字元首次出現的位置索引
stringr str_to_upper() 轉換為大寫
str_to_lower() 轉換為小寫
str_to_title() 首字大寫
str_which() 回傳符合條件的索引值
str_detect() 回傳是否含有特定字元
str_starts() 回傳是否以特定字元開頭
str_locate() 回傳特定字元首次出現的位置索引
str_locate_all() 回傳特定字元所有出現的位置索引
str_count() 回傳特定字元出現的次數
str_sub() 擷取字元(可進一步取代)
str_replace_all() 取代字元
str_length() 字串長度(字元數)
str_pad() 統一字串長度的格式
str_split() 拆解字串
str_flatten() 連接字串
str_glue() 連接字串(含變數)
str_order() 回傳字串排序索引值
str_sort() 回傳字串排序後結果

1.2.1 連接字串

paste():以特定符號連接

paste(文字向量, collapse="分隔符號")

collapse=引數須設定欲分隔字串的符號。

paste0():直接連接(無分隔)

paste0()將向量內各元素直接連接,相當於paste(文字向量, collapse="")

paste0(文字向量)

str_flatten():以特定符號連接

paste()函式功能相同。

str_flatten(文字向量, collapse="分隔符號")

collapse=引數須設定欲分隔字串的符號。

str_glue():連結字串與變數

str_glue("文字{變數}")

以下簡單示範連結字串之函式應用案例。

# 原始文字向量
transport=c("Bus", "MRT", "Car", "Motorcycle", "Bike", "Taxi")
all_name="Mode"

# paste()函式連結所有transport內的元素
paste(transport, collapse="|")
## [1] "Bus|MRT|Car|Motorcycle|Bike|Taxi"
# paste()函式連結all_name與transport內各元素
paste(all_name, ":", transport)
## [1] "Mode : Bus"        "Mode : MRT"        "Mode : Car"       
## [4] "Mode : Motorcycle" "Mode : Bike"       "Mode : Taxi"
# paste0()函式連結all_name與transport內各元素
paste0(all_name, ": ", transport)
## [1] "Mode: Bus"        "Mode: MRT"        "Mode: Car"        "Mode: Motorcycle"
## [5] "Mode: Bike"       "Mode: Taxi"
# str_flatten()函式連結所有transport內的元素
str_flatten(transport, collapse="|")
## [1] "Bus|MRT|Car|Motorcycle|Bike|Taxi"
# str_glue()函式連結all_name與transport內各元素
str_glue("{all_name}: {transport}")
## Mode: Bus
## Mode: MRT
## Mode: Car
## Mode: Motorcycle
## Mode: Bike
## Mode: Taxi

1.2.2 轉換大小寫

toupper():全部轉換為大寫

toupper(文字向量)

tolower():全部轉換為小寫

tolower(文字向量)

str_to_upper():全部轉換為大寫

str_to_upper(文字向量)

str_to_lower():全部轉換為小寫

str_to_lower(文字向量)

str_to_title():首字大寫

str_to_title(文字向量)

以下簡單示範轉換字元大小寫之應用案例。

# 原始文字向量
transport=c("Bus", "MRT", "Car", "Motorcycle", "Bike", "Taxi")
all_name="Mode"

# toupper()函式轉換大寫
toupper(transport)
## [1] "BUS"        "MRT"        "CAR"        "MOTORCYCLE" "BIKE"      
## [6] "TAXI"
# tolower()函式轉換小寫
tolower(transport)
## [1] "bus"        "mrt"        "car"        "motorcycle" "bike"      
## [6] "taxi"
# str_to_upper()函式轉換大寫
str_to_upper(transport)
## [1] "BUS"        "MRT"        "CAR"        "MOTORCYCLE" "BIKE"      
## [6] "TAXI"
# str_to_lower()函式轉換小寫
str_to_lower(transport)
## [1] "bus"        "mrt"        "car"        "motorcycle" "bike"      
## [6] "taxi"
# str_to_title()函式首字大寫
str_to_title("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
## [1] "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

1.2.3 擷取與取代字元

substr():擷取字元

substr(文字向量, 開始字元索引, 結束字元索引)

gsub():取代字元

gsub("被取代字元", "新替換字元", 文字向量)

str_sub():擷取並取代字元

# 擷取字元
str_sub(文字向量, 開始字元索引, 結束字元索引)

# 取代指定位置的字元(此時以下的文字向量務必是變數)
str_sub(文字向量, 開始字元索引, 結束字元索引)="新替換字元"

str_replace_all():取代字元

str_replace_all()可取代所有字元,而str_replace()僅能取代第一次出現的字元,應用性較低。

str_replace_all(文字向量, "被取代字元", "新替換字元")

以下簡單示範擷取與取代字元之應用案例。

# 原始文字向量
transport=c("Bus", "MRT", "Car", "Motorcycle", "Bike", "Taxi")
all_name="Mode"

# substr()擷取字元
substr(transport, 1, 3)
## [1] "Bus" "MRT" "Car" "Mot" "Bik" "Tax"
# gsub()取代字元
gsub("a", "?", transport)
## [1] "Bus"        "MRT"        "C?r"        "Motorcycle" "Bike"      
## [6] "T?xi"
# str_sub()擷取字元
str_sub(transport, 1, 2)
## [1] "Bu" "MR" "Ca" "Mo" "Bi" "Ta"
# str_sub()取代特定位置之字元
transport_new=transport
str_sub(transport_new, 2, 3)="??"
transport_new
## [1] "B??"        "M??"        "C??"        "M??orcycle" "B??e"      
## [6] "T??i"
# str_replace_all()取代字元
str_replace_all(transport, "[aeiou]", "?")
## [1] "B?s"        "MRT"        "C?r"        "M?t?rcycl?" "B?k?"      
## [6] "T?x?"

以上範例中str_replace()函式的[aeiou]係指中括號內任一字元皆可被取代。關於此類符號的表達請參考正規表示式一節。

1.2.4 拆解字串

strsplit():拆解字串

strsplit(文字向量, "切割符號")

程式碼中的「切割符號」係指在字串中用以切割字串的符號。

str_split():拆解字串

str_split()函式為stringr套件的函式,其與base套件中的strsplit函式完全相同。

str_split(文字向量, "切割符號")

以下範例說明拆解字串的做法。

# 原始文字向量
transport_comb=c("Bus & MRT & Bike", "Motorcycle & Car", "Taxi")

# strsplit()拆解字串
strsplit(transport_comb, " & ")
## [[1]]
## [1] "Bus"  "MRT"  "Bike"
## 
## [[2]]
## [1] "Motorcycle" "Car"       
## 
## [[3]]
## [1] "Taxi"
# str_split()拆解字串
str_split(transport_comb, " & ")
## [[1]]
## [1] "Bus"  "MRT"  "Bike"
## 
## [[2]]
## [1] "Motorcycle" "Car"       
## 
## [[3]]
## [1] "Taxi"

上述拆解完成後的字串,儲存於一陣列中,[[1]] 中即是transport_comb向量中第一個元素拆解後的結果,包含三個元素(Bus、MRT、Bike),其他則以此類推。此外我們亦可利用unlist()函式將所有拆解的結果從陣列中抽離出來,轉換成向量。程式碼撰寫如下。

# 拆解字串
word_split=strsplit(transport_comb, " & ")

# 去除陣列,轉換為向量
unlist(word_split)
## [1] "Bus"        "MRT"        "Bike"       "Motorcycle" "Car"       
## [6] "Taxi"

1.2.5 計算字元數

nchar():計算字串內所有字元數

nchar(文字向量)

str_length():計算字串內所有字元數

抑或可利用stringr套件中的str_length()函式達成相同目的。

str_length(文字向量)
# 建立向量
transport=c("Bus", "MRT", "Car", "Motorcycle", "Bike", "Taxi")

# nchar()計算長度
nchar(transport)
## [1]  3  3  3 10  4  4
# str_length()計算長度
str_length(transport)
## [1]  3  3  3 10  4  4

str_count():計算符合條件的字元數

str_count(文字向量, "欲尋找字元")
str_count(transport, "[^aeiou]")
## [1] 2 3 2 7 2 2

程式碼中的[^aeiou]意指「不包含」「aeiou」任一字元者,因此「Bus」去除「u」之後,字元數為 2。此類符號的表達請參考正規表示式一節。

1.2.6 搜尋字元

透過搜尋字元,可以瞭解特定字元是否存在於一文字向量中,抑或進一步知道特定字元在向量各元素內的出現位置。

grep()尋找特定字元存在索引

回傳結果為一索引值向量,若完全無符合條件者,會回傳integer(0)

grep("欲尋找字元", 文字向量)

str_which()尋找特定字元存在索引

回傳結果為一索引值向量,若完全無符合條件者,會回傳integer(0)

str_which(文字向量, "欲尋找字元")

grepl()尋找特定字元存在與否

回傳結果為一邏輯向量,該向量長度與輸入的文字向量長度相同。

grepl("欲尋找字元", 文字向量)

str_detect()尋找特定字元存在與否

回傳結果為一邏輯向量,該向量長度與輸入的文字向量長度相同。

str_detect(文字向量, "欲尋找字元")
# 建立向量
transport=c("Bus", "MRT", "Car", "Motorcycle", "Bike", "Taxi")

# grep()尋找字元存在之索引
grep("a|c", transport)
## [1] 3 4 6
# str_which()尋找字元存在之索引
str_which(transport, "a|c")
## [1] 3 4 6
# grepl()尋找字元存在之邏輯值
grepl("a|c", transport)
## [1] FALSE FALSE  TRUE  TRUE FALSE  TRUE
# str_detect()尋找字元存在之邏輯值
str_detect(transport, "a|c")
## [1] FALSE FALSE  TRUE  TRUE FALSE  TRUE

程式碼中,a|c表示 a 或者 c,相當於[ac],關於此類符號的表達請參考正規表示式一節。

str_starts()查看是否以特定字元起始

程式碼中所設定的引數「欲尋找字元」,會尋找文字向量中各元素是否會以該字元為開頭。

str_starts(文字向量, "欲尋找字元")

再次以transport向量為例,程式碼撰寫如下。

str_starts(transport, "B")
## [1]  TRUE FALSE FALSE FALSE  TRUE FALSE

回傳結果顯示第一個元素(Bus)與第五個元素(Bike)符合所設定規則。

上述是查看特定字元是否存在於向量中,輸出結果為邏輯向量或索引值向量。然有時我們會希望瞭解該特定字元位於向量各元素中的位置,此時可利用regexpr()str_locate()函式達成目的。

regexpr()尋找特定字元「首次」出現位置

回傳結果為一索引值向量,該向量長度與輸入的文字向量長度相同。若元素無該字元,會回傳-1

regexpr("欲尋找字元", 文字向量)

str_locate()尋找特定字元「首次」出現位置

回傳結果為一矩陣(matrix),該矩陣的橫列數(nrow())為輸入的文字向量之長度,而直行有兩個,其一為 start,表示字元開始的索引;另一為 end,表示字元結束的索引。若元素無該字元,會回傳NA

str_locate(文字向量, "欲尋找字元")
# 建立向量
fruit_eg=c("papaya", "grape", "lychee", "apple", "guava", "coconut")

# grepl()尋找字元出現位置
regexpr("a", fruit_eg)
## [1]  2  3 -1  1  3 -1
## attr(,"match.length")
## [1]  1  1 -1  1  1 -1
## attr(,"index.type")
## [1] "chars"
## attr(,"useBytes")
## [1] TRUE

回傳結果第一列係顯示 a 字元第一次出現於fruit_eg向量各元素中的索引位置,如第一個元素「papaya」,其首次出現 a,是位於第二個字元,故回傳結果為「2」。此外,以第三個元素「lychee」為例,由於該元素內並無 a 字元,故回傳結果為「-1」。

# str_locate()尋找字元出現位置
str_locate(fruit_eg, "a")
##      start end
## [1,]     2   2
## [2,]     3   3
## [3,]    NA  NA
## [4,]     1   1
## [5,]     3   3
## [6,]    NA  NA

利用str_locate()函式所得結果更為直接,其顯示字元出現的起迄位置,如回傳結果第一列係指第一個元素「papaya」首次出現 a,是位於第二個字元;而第三列的「NA」則表示該字元未出現於第三個元素中。

str_locate_all()尋找特定字元「所有」出現位置

然而由上述範例可知,無論是regexpr()或是str_locate()函式接僅能回傳首次出現字元的位置,若希望能回傳所有結果,可使用str_locate_all()函式,引數設定方式與str_locate()相同,回傳結果則包含各元素內所有出現特定字元的起迄位置,並以陣列(list)顯示,有別於str_locate()係以矩陣表示。程式碼撰寫如下。

# str_locate_all()尋找字元所有出現位置
str_locate_all(fruit_eg, "a")
## [[1]]
##      start end
## [1,]     2   2
## [2,]     4   4
## [3,]     6   6
## 
## [[2]]
##      start end
## [1,]     3   3
## 
## [[3]]
##      start end
## 
## [[4]]
##      start end
## [1,]     1   1
## 
## [[5]]
##      start end
## [1,]     3   3
## [2,]     5   5
## 
## [[6]]
##      start end

回傳結果為一陣列,陣列中共有 6 個子陣列,分別代表fruit_eg向量中各元素的執行結果。其中第一個陣列 [[1]] 的矩陣內橫列數(nrow())為 3,表示在「papaya」元素中共找到 3 個符合條件的字元,而其位置分別為第 2、4、6 個字元。若未找到符合條件的字元,則逕顯示表頭(start、end),其橫列數為 0。

⌾ 合併使用尋找字元與擷取字元

在實務資料分析時,我們很常在一文字向量中尋找特定字元並依據特定字元擷取段落,此時有賴於尋找及擷取兩種不同功能的函式。範例如下:

以鄉鎮市區的名稱擷取為例,由於全臺灣行政區的名稱長度落於 2 至 4 字之間,無法單純藉由substr()直接鎖定位置,故應先尋找出「鄉鎮市區」字元所在的位置,再進一步擷取。得知該位置後,擷取的字元必須自第一個開始,結束於上述「鄉鎮市區」的位置減 1。程式碼撰寫如下。

# 建立文字向量
cha_vec=c("竹北市","東區","那瑪夏區","羅東鎮","太麻里鄉")

# 先利用regexpr()搜尋「鄉鎮市區」的位置
district_loc=regexpr("[鄉鎮市區]", cha_vec)
# regexpr("鄉|鎮|市|區", cha_vec) # 或利用「|」
district_loc
## [1] 3 2 4 3 4
## attr(,"match.length")
## [1] 1 1 1 1 1
# 接著利用substr()擷取字元 (注意必須減1)
substr(cha_vec, 1, district_loc-1)
## [1] "竹北"   "東"     "那瑪夏" "羅東"   "太麻里"

1.2.7 文字填補

文字填補可使向量中所有文字皆為固定長度,使文字格式得以統一,在stringr套件中可利用str_pad()函式填補字元。

str_pad()填補字元

str_pad(文字向量, width=, side=, pad="填補字元")

在上述程式碼中所需設定的引數彙整如下:

  • width=設定文字的寬度,如希望的統一字串格式為「5」個字元,則設定「width=5
  • side=設定填補的方向,包含rightleft
  • pad=設定欲填補的字元,如希望統一補上「A」字元,則設定「pad="A"

實際範例如下。

# 建立向量
num_pad=seq(2, 20, 2)

# 若希望以0填補於文字最前方,並須為三個字元
str_pad(num_pad, width=3, side="left", pad="0")
##  [1] "002" "004" "006" "008" "010" "012" "014" "016" "018" "020"

1.2.8 文字排序

向量排序是利用sort()order()rank()等達成目的(參見向量排序小節),而在文字分析中可以利用str_sort()str_order()達成之。文字的排序係以 UTF-8 編碼順序為原則。程式碼傳如下。

str_sort()排序

str_sort(文字向量)

str_order()取得排序索引

str_order(文字向量)

實際範例如下。

# 建立向量
transport=c("Bus", "MRT", "Car", "Motorcycle", "Bike", "Taxi")

# 排序
str_sort(transport)
## [1] "Bike"       "Bus"        "Car"        "Motorcycle" "MRT"       
## [6] "Taxi"
# 排序索引
str_order(transport)
## [1] 5 1 3 4 2 6

1.2.9 正規表示式

正規表示式(Regular Expression)是各程式語言中的標準格式,可藉此做進階的文字處理,擴充上述小節中文字取代、搜尋等功能的彈性,若能掌握此技巧,得以提升文字探勘的能力。常用的正規表示式彙整如表1.10

表 1.10: 文字符號規則
符號 意義 符號 意義
\\ 符號(如:\\.表示「.」\\\表示「\」) * 連接零個或多個未知字元(如:ab*表示 ab 後面可接或不接任何字元)
\\n 換行 + 連接一個或多個未知字元(如:ab+表示 ab 後面需加一個或多個字元)
\\t tab ? 連接零個或一個未知字元(如:ab?表示 ab 後面可接一個或不接任何字元)
\\s 空白 {n} 連接前一個字元 n 次(如:a{5}表示 a 重複 5 次)
\\S 非空白 [] 任一字元(如:[abc]表示「a、b、c」任一字元)
\\d 數值 [^] 排除..的其他字元(如:[^abc]表示不包含「a、b、c」此三者的其他字元)
\\D 非數值 [-] 範圍(如:[a-c]表示 a 至 c 所有字元)
\\w 文字 ^ 以…為起始字元(如^abc即是以 abc 為起始字元)
\\W 非文字 $ 以…為結尾字元(如abc$即是以 abc 為結尾字元)
| 或者(如:a|b即是 a 或者 b) (?=) 字元後方必須為特定字元者(如:a(?=b)表示 a 後面必須接 b 字元者)
. 連接一個未知字元(如:ab.表示 ab 後面必須連接一個字元) (?!) 字元後方必須非特定字元者(如:a(?!b)表示 a 後面非接 b 字元者)

關於正規表示式的詳細說明請參考

1.3 控制流程

1.3.1 邏輯判斷

if()函式邏輯控制

在程式語言中往往需要使用邏輯判斷進一步控制是否往下執行,此時可以利用if(){}的函式判斷,程式碼撰寫如下。

if(條件){
  條件為「真」的執行程序
}

條件回傳結果為「真」(TRUE),執行下方的程式碼,否則不執行之。

此外,若條件為「偽」(FALSE)時亦有其他須執行程序,可利用else{}控制之,程式碼撰寫如下。

if(條件){
  條件為「真」的執行程序
}else{
  條件為「偽」的執行程序
}

若有多重條件判斷,可利用else if(){}判斷多種不同的條件,程式碼撰寫如下。

if(條件1){
  條件1為「真」的執行程序
}else if(條件2){
  條件2為「真」的執行程序
}else{
  條件為「偽」的執行程序
}
以上三種不同的邏輯判斷控制,可參照圖1.4之示意圖。
邏輯判斷示意圖

圖 1.4: 邏輯判斷示意圖

以下示範多重條件判斷的程式碼,撰寫如下。

score=65

if(score>=90){
  print("A")
}else if(score>=70){
  print("B")
}else if(score>=60){
  print("C")
}else{
  print("F")
}
## [1] "C"

ifelse()函式

除了上述流程控制以外,若欲執行簡單的邏輯判斷,並將程式碼縮減至一行,可嘗試使用ifelse()函式,程式碼撰寫如下。

ifelse(條件, 條件為「真」的執行程序, 條件為「偽」的執行程序)
score=65
ifelse(score>=90, "Excellent", "Good")
## [1] "Good"

或撰寫複雜的巢式邏輯判斷,如下:

score=65
ifelse(score>=90, "A", ifelse(score>=70, "B", ifelse(score>=60, "C", "F")))
## [1] "C"

雖然利用ifelse()函式可達到相同目的,且程式碼縮減至一行,然而此種寫法在偵錯時不容易檢查,故建議若只是執行簡單(非巢狀)的邏輯判斷時可利用ifelse()函式;若為複雜的邏輯判斷,仍須使用if(){}else if{}else{}的邏輯控制較為清楚。

switch()函式判斷

switch()的功能與if()函式邏輯控制相當,在判斷的邏輯較為單純的時候,可應用此函式較為簡潔,程式碼撰寫如下:

switch(x,
       條件1 = 結果1,
       條件2 = 結果2,
       條件3 = 結果3,
)

再次以分數與等第之間的轉換為例,若等第與分數之間屬於一對一的關係,則可單純透過switch()函式控制,程式碼撰寫如下。

grade="A"

switch(grade,
       "A"=95,
       "B"=80,
       "C"=65,
       "F"=50
)
## [1] 95

1.3.2 for()迴圈

迴圈應用於需要重複執行的程式碼,其中最常見的是for()迴圈,用以控制執行的次數,其程式撰寫如下:

for(物件 in 向量){
  執行程序
}

程式中的物件為向量中的元素,當所有元素皆輪流執行程序,則此迴圈即停止。具體來說,以由 1 計數並列印至 5 為例,程式碼撰寫如下。

for(i in c(1:5)){
  print(i)
}
## [1] 1
## [1] 2
## [1] 3
## [1] 4
## [1] 5

此範例中c(1:5)即是向量,而向量中的每一元素即作為迴圈中的物件i,並用以執行程式(列印i)。

break結束迴圈

有時我們希望在特定條件「結束」整個迴圈,可利用break終止之。如以下範例中,若遇到除以 3 的餘數(%%為 0 時即停止。程式碼撰寫如下。

for(i in c(1:10)){
  if(i %% 3==0){
    break
  }
  print(i)
}
## [1] 1
## [1] 2

next跳過迴圈

有時我們希望在特定條件「跳過」迴圈,可利用next執行下一程序。如以下範例中,若遇到除以 3 的餘數(%%為 0 時跳過該執行程序,並繼續執行下一個。程式碼撰寫如下。

for(i in c(1:10)){
  if(i %% 3==0){
    next
  }
  print(i)
}
## [1] 1
## [1] 2
## [1] 4
## [1] 5
## [1] 7
## [1] 8
## [1] 10

1.3.3 while()迴圈

for()迴圈可以控制執行的次數,所輸入向量的長度即表示程式需執行的次數,然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須執行幾次,或希望程式不斷地執行,直至「不滿足」指定的執行條件時才終止,此時可以利用while()迴圈達成此目的。程式碼撰寫如下:

while(執行條件){
  執行程序
}

以由 1 計數至 10 為例,利用while()迴圈執行之程式碼撰寫如下。

i=1
while(i<=10){
  print(i)
  i=i+1
}
## [1] 1
## [1] 2
## [1] 3
## [1] 4
## [1] 5
## [1] 6
## [1] 7
## [1] 8
## [1] 9
## [1] 10

1.3.4 建立自定義函式

在程式撰寫中,通常我們會使用套件中的函式來做運算,然而有時候現成的函式無法滿足自身需求,此時就必須自行建立函式,可透過function()函式建立之。function()函式的撰寫架構如下:

函式名稱=function(變數1, 變數2, ...){
  執行程式
  return(結果)
}

其中,執行程式為利用所輸入的變數進行程式運算,而最終結果即為欲輸出的資訊,可為任何一種物件(object),並利用return()函式明確說明欲輸出的資訊。

以下以簡單的範例說明function()函式之應用,以向量的最小值與最大值之加總為例。

# 建立函式
minmax=function(x){
  temp=min(x)+max(x)
  return(temp)
}

# 測試函式
minmax(c(1,2,3,4,5))
## [1] 6

透過自定義函式,可提升程式撰寫的效率,並簡化程式碼的複雜度,對於後續偵錯與檢驗有極高助益。此外在 R 語言中自定義函式亦可打包為套件,未來執行相關程式時,僅需讀取套件後,即可應用自定義的函式,進而提升程式編撰彈性與效率。

1.3.5 錯誤處理

在迴圈控制中,有時程式會因執行錯誤而停止迴圈,造成執行的困擾。此時可以利用tryCatch()函式偵錯,以決定發現錯誤後的下一步驟,可透過「停止(stop())」立即終止迴圈,或透過「警告(warning())」顯示警告訊息,抑或透過「訊息(message())」顯示提示訊息。tryCatch()函式的撰寫說明如下。

tryCatch({
    執行程式碼
  }, error=function(e){
    錯誤回傳訊息(可為stop、warning或message)
})

stop()終止迴圈

為說明錯誤處理的程序,在此先建立一個錯誤的程式,此程式係將陣列中的各元素乘以 2。

vec_try=list(1, 5, "a", 10, "b", 6, 8)

for(i in vec_try){
  print(i*2)
}
## [1] 2
## [1] 10
## Error in i * 2: 二元運算子中有非數值引數

由上述執行結果可知,由於vec_try陣列中含有部分元素屬於文字,無法做四則運算,故程式執行有誤。

若希望迴圈遇到問題即自動停止,並顯示自定義的錯誤訊息,程式撰寫如下。

for(i in vec_try){
  tryCatch({
    print(i*2)
  }, error=function(e){
    stop(paste0(i, " is not numeric!\n"))
  })
}
## [1] 2
## [1] 10
## Error in value[[3L]](cond): a is not numeric!

warning()顯示警告

若希望迴圈遇到錯誤時勿停止,而是顯示自定義的警告訊息,並繼續執行程式碼,則程式撰寫如下。

for(i in vec_try){
  tryCatch({
    print(i*2)
  }, error=function(e){
    warning(paste0(i, " is not numeric!\n"))
  })
}
## [1] 2
## [1] 10
## Warning in value[[3L]](cond): a is not numeric!
## [1] 20
## Warning in value[[3L]](cond): b is not numeric!
## [1] 12
## [1] 16

message()顯示訊息

若希望迴圈遇到錯誤時勿停止,而是顯示自定義的訊息,並繼續執行程式碼,則程式撰寫如下。

for(i in vec_try){
  tryCatch({
    print(i*2)
  }, error=function(e){
    message(paste0(i, " is not numeric!"))
  })
}
## [1] 2
## [1] 10
## a is not numeric!
## [1] 20
## b is not numeric!
## [1] 12
## [1] 16

錯誤處理範例可應用於未來執行複雜程式碼時所面臨到的執行錯誤,使程式執行更自動化,以避免受到資料品質等問題的干擾而需人工涉入除錯。

1.3.6 apply函式家族

apply()

矩陣(Matrix)小節中,我們提過可以利用rowSums等函式達成橫列與直行運算(請參照表1.4),然試想若沒有該函式用以處理矩陣資料,我們可直接透過for()迴圈逐行或逐列針對矩陣運算,以橫列加總(rowSums)為例,程式碼撰寫如下。

# 建立mat_eg矩陣
mat_eg=matrix(c(10,1,4,8,6,
                8,7,8,6,10,
                2,5,9,7,5,
                7,3,2,4,9,
                4,5,5,3,8), nrow=5)

for(i in c(1:nrow(mat_eg))){
  cat(sum(mat_eg[i,]), " ")
}
## 31  21  28  28  38

然而如是的寫法效率極差,在 R 語言中類似 for() 迴圈的程序可以考慮更高效率的apply()函式取代之,程式語法如下:

apply(矩陣資料, 方向, 運算函式)

其中方向有兩種選擇:1表示逐列(row)運算;2表示逐行(column)運算。而運算函式可以是 R 語言中固有的運算式(如:summean)等,亦可利用自定義的函式。apply()函式的運算概念如圖1.5之示意圖。

`apply()`函式運算示意圖

圖 1.5: apply()函式運算示意圖

mat_eg矩陣為範例,程式碼撰寫如下。

# 逐列加總 (=rowSums)
apply(mat_eg, 1, sum)
## [1] 31 21 28 28 38
# 逐行平均 (=colMeans)
apply(mat_eg, 2, mean)
## [1] 5.8 7.8 5.6 5.0 5.0
# 逐列尋找最小值
apply(mat_eg, 1, min)
## [1] 2 1 2 3 5
# 逐行尋找最小值索引
apply(mat_eg, 2, which.min)
## [1] 2 4 1 3 4
# 逐行計算標準差
apply(mat_eg, 2, sd)
## [1] 3.492850 1.483240 2.607681 2.915476 1.870829

此外,運算函式亦可自行定義,請參考建立自定義函式小節,程式碼範例如下。

# 建立自定義函式
minmax=function(x){
  return(min(x)+max(x))
}

先行建立一個自定義函式,其功能係將向量中的最小值與最大值予以相加。

# 逐列計算最小值與最大值之加總
apply(mat_eg, 1, minmax)
## [1] 12  8 11 11 15

lapply()

lapply()函式可以針對一陣列中所有向量,或一向量內中所有元素做運算,所回傳的結果為一陣列,程式碼撰寫如下:

lapply(陣列或向量, 執行函式)

以下簡單範例中計算陣列內各向量的總和。

# 建立陣列
list_eg=list(c(10,5,7), c(1,2,8,5,9), c(4,9,8,6))

lapply(list_eg, sum)
## [[1]]
## [1] 22
## 
## [[2]]
## [1] 25
## 
## [[3]]
## [1] 27

此外,lapply()的常見應用係取代for()迴圈批次讀取大量的檔案,以下範例中係讀取向量內各元素的檔案。程式碼撰寫如下。

# 利用dir()讀取指定資料夾檔案
dir_files=dir("路徑")

df=rbindlist(lapply(dir_files, read.csv))

dir()函式係讀取指定資料夾內所有檔案名稱;read.csv()函式用以讀取文字檔案;[rbindlist()]函式則是將所有儲存於陣列(list)的資料全數合併。

sapply()

sapply()函式與lapply()函式相當,惟其輸出結果更為簡潔,為一向量,而非陣列。程式碼建構如下:

sapply(陣列或向量, 執行函式)

再次以list_eg資料計算陣列中各向量之總和為例,程式碼撰寫如下。

sapply(list_eg, sum)
## [1] 22 25 27

由輸出結果可知,計算成果與lapply()相同,最大差別在於其為一向量,結果更為簡單明瞭。

mapply()

mapply()函式是所有apply家族中應用彈性最高者,亦可解決許多使用for()迴圈運算速度過慢的問題,其函式撰寫架構如下:

mapply(function(引數) 執行程式, 引數範圍)

上式中function(引數) 執行程式自定義函式,在給定的引數範圍條件下,依序執行程式。

具體而言,再次以前文中的陣列內各向量加總為例,程式碼撰寫如下。

mapply(function(x) sum(list_eg[[x]]), c(1:length(list_eg)))

1.4 資料讀取與匯出

1.4.1 CSV 與 TXT 檔

CSV 與 TXT 檔皆為純文字資料格式,其中前者為「逗號分隔」,而後者對於分隔的格式不拘(可能是逗號、tab 等)。由於此兩類型檔案易於儲存大量資料,且可直接由如電腦內建的 Notepad 軟體開啟,故應用最為廣泛。

⌾ 讀取資料

由本機讀取

read.csv()函式中填入資料的路徑,資料型態可為:.csv 或 .txt 檔案。

read.csv("路徑")

路徑可以透過「斜線」或「雙反斜線」編寫。

# 斜線
read.csv("C:/Users/USER/Downloads/world.csv")

# 雙反斜線
read.csv("C:\\Users\\USER\\Downloads\\world.csv")

由網站讀取

read.csv()函式中填入資料的網址(url)。

read.csv("url")
world=read.csv("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ChiaJung-Yeh/Transport-Analysis/master/Data/world.csv")

world資料讀取結果如下

此外,read.csv()函式有諸多引數可供設定,以下簡要說明各引數的功能及設定方式:

  • header=設定是否有表頭,若有應設定為T,否則預設為F
  • sep=設定分隔符號,例如常見的 .csv 檔即為「逗號」分隔。此引數預設為「,」,若非逗點分隔,需設定此引數,如「\t」為「tab」分隔。
  • colClasses=設定各欄位的資料型態,如已知 A 欄位為數值型態;B 欄位為文字型態,則應設定:c("A"="numeric", "B"="character")
  • nrows=設定擷取的橫列數。
  • skip=設定跳過前幾筆資料。
  • fileEncoding=設定文字編碼,一般而言英文的編碼無須另外設定,然若是中文字則通常為「Big5」或「UTF-8」。

除了read.csv()函式可讀取資料外,亦可使用read.table()函式讀取,功能與引數完全相同。此外,data.table套件中的fread()亦可讀取資料,其所使用引數與read.csv()大致相同,亦可讀取本機及網路上的文字資料,惟讀取速度非常快,適合大數據資料的讀取。另請注意,fread()函式讀取的資料除了是 data.frame 的格式外,同時亦是 data.table 的格式,關於此二資料的說明,請參考第二章data.frame 與 data.table小節。

fread("路徑")  # 本機資料
fread("url")   # 網路資料

# 範例
world=fread("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ChiaJung-Yeh/Transport-Analysis/master/Data/world.csv")

⌾ 匯出資料

匯出資料可以使用write.csv()函式,程式撰寫如下:

write.csv(資料, "路徑")

# 範例
write.csv(world, "./world.csv")

write.csv()函式中,主要的引數如下:

  • row.names=設定是否回傳橫列名稱,預設為T,若不希望匯出列名稱,則須設定為F
  • sep=設定分隔符號。
  • fileEncoding=設定文字編碼,一般而言英文的編碼無須另外設定,然若是中文字則通常為「Big5」或「UTF-8」。

同樣地,write.csv()函式在匯出資料的效率並不高,可以使用data.table套件中的fwrite()函式,以減少程式執行的時間,在大數據資料之處理上尤為實用。

1.4.2 JSON 檔

JSON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檔案是一種輕量的資料交換格式,其結構化資料有利於分析與傳輸,且易於閱讀與解析,故許多程式語言皆可直接讀取此類型檔案,也常作為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傳輸資料之方式。JSON 格式範例如下:

[
  {
    "StudentID": "ID1",
    "Name": "Bob",
    "Score": 60
  },
  {
    "StudentID": "ID2",
    "Name": "Mary",
    "Score": 80
    ]
  },
  {
    "StudentID": "ID3",
    "Name": "Robert",
    "Score": 40
    ]
  }
]

在 R 語言中若欲讀取、解析 JSON 檔案,可利用jsonlite套件中的函式。

install.packages("jsonlite")
library(jsonlite)

⌾ 讀取資料

利用jsonlite套件中的fromJSON()函式讀取資料,函式撰寫如下。

fromJSON(資料)

函式中的資料可為本機資料,亦可為網址 url。以下以社會經濟資料服務平臺所提供的縣市行政人口統計為例,透過所提供的網址讀取 XML 資料。程式碼撰寫如下。

population=fromJSON("https://segisws.moi.gov.tw/STATWSSTData/OpenService.asmx/GetAdminSTDataForOpenCode?oCode=88641597DE2A496B3B5AF84EB798086251A1FBEE829C41DBF0767011744D917A2539094FCB65D41BDDE79C332EB9258D")

# 檢查讀取資料的格式
class(population)
## [1] "list"
# 查看資料含有內容
names(population)
## [1] "Info"        "ColumnList"  "RowDataList"

由上述資料格式可發現,所讀取的 JSON 檔案經過此一函式讀取後,會變為 R 語言中的陣列(list)格式,依此可進一步解析陣列內容,以擷取需要的資訊。以本範例而言,所需內容儲存於 RowDataList 的陣列中:

population=population$RowDataList

# 查看前六筆資料
head(population)
##   INFO_TIME COUNTY_ID COUNTY   H_CNT   P_CNT   M_CNT   F_CNT
## 1   111Y12M     65000 新北市 1638908 3995551 1946890 2048661
## 2   111Y12M     63000 臺北市 1050981 2480681 1177022 1303659
## 3   111Y12M     68000 桃園市  878466 2281464 1126870 1154594
## 4   111Y12M     66000 臺中市 1033821 2814459 1378315 1436144
## 5   111Y12M     67000 臺南市  716543 1852997  921168  931829
## 6   111Y12M     64000 高雄市 1136785 2728137 1341492 1386645

1.4.3 XML 檔案

可擴展標記語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是一種類似 HTML 的標記語言,其結構化的設計可有條理地儲存各項複雜的資訊,並方便傳送與接收資料。與 JSON 格式雷同,XML 亦可作為 API 傳輸之格式。XML 檔案中包含標籤(Tag)、元素(Element)與屬性(Attribute),其中標籤適用以標示結構的名稱,元素是指標籤內部的實際內容,屬性則是提供元素額外的訊息。XML 格式範例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StuScore>
  - <student id="ID1">
      <Name>Bob</Name>
      <Score>60</Score>
  </student>
  - <student id="ID2">
      <Name>Mary</Name>
      <Score>80</Score>
  </student>
  - <student id="ID3">
      <Name>Robert</Name>
      <Score>40</Score>
  </student>
</StuScore>

在 R 語言中若欲讀取、解析 XML 檔案,可利用xml2套件中的函式。

install.packages("xml2")
library(xml2)

⌾ 讀取資料

再次以社會經濟資料服務平臺所提供的縣市行政人口統計為例,透過所提供的網址讀取 XML 資料。程式碼撰寫如下。

population=read_xml("https://segisws.moi.gov.tw/STATWSSTData/OpenService.asmx/GetAdminSTDataForOpenCode?oCode=88641597DE2A496B3B5AF84EB798086251A1FBEE829C41DBF0767011744D917A965B611E6BA96C61")

# 檢查讀取資料的格式
class(population)
## [1] "xml_document" "xml_node"
# 查看資料
population
## {xml_document}
## <Result>
## [1] <Info>\n  <InMetaDatCode>3A1FA_A1C1</InMetaDatCode>\n  <InSTUnitCode>U01C ...
## [2] <ColumnList>\n  <Column>\n    <COLUMN_NAME>INFO_TIME</COLUMN_NAME>\n    < ...
## [3] <RowDataList>\n  <RowData>\n    <INFO_TIME>111Y12M</INFO_TIME>\n    <COUN ...

讀取完成後,population的資料格式為「xml_document」與「xml_node」,而資料回傳結果為具有標籤、元素等資訊的複雜結構。接著我們必須拆解 XML 格式的結構,以萃取出需要的資訊。在xml2套件中可利用xml_find_all()回傳指定節點內容,該函式內須設定引數xpath=以指定路徑。由以上的結果我們可以發現,標籤包含 INFO_TIME、COUNTY_ID、COUNTY、H_CNT 等(建議可以將網址貼至瀏覽器開啟觀察,更能瞭解內部結構),該標籤即為路徑。以標籤 COUNTY 為例,程式撰寫如下。

xml_find_all(population, "//COUNTY")
## {xml_nodeset (22)}
##  [1] <COUNTY>新北市</COUNTY>
##  [2] <COUNTY>臺北市</COUNTY>
##  [3] <COUNTY>桃園市</COUNTY>
##  [4] <COUNTY>臺中市</COUNTY>
##  [5] <COUNTY>臺南市</COUNTY>
##  [6] <COUNTY>高雄市</COUNTY>
##  [7] <COUNTY>宜蘭縣</COUNTY>
##  [8] <COUNTY>新竹縣</COUNTY>
##  [9] <COUNTY>苗栗縣</COUNTY>
## [10] <COUNTY>彰化縣</COUNTY>
## [11] <COUNTY>南投縣</COUNTY>
## [12] <COUNTY>雲林縣</COUNTY>
## [13] <COUNTY>嘉義縣</COUNTY>
## [14] <COUNTY>屏東縣</COUNTY>
## [15] <COUNTY>臺東縣</COUNTY>
## [16] <COUNTY>花蓮縣</COUNTY>
## [17] <COUNTY>澎湖縣</COUNTY>
## [18] <COUNTY>基隆市</COUNTY>
## [19] <COUNTY>新竹市</COUNTY>
## [20] <COUNTY>嘉義市</COUNTY>
## ...

由以上結果可知道 COUNTY 標籤所有的元素,而若希望萃取出元素的文字,需進一步利用xml_text()函式達成之。程式撰寫如下。

xml_text(xml_find_all(population, "//COUNTY"))
##  [1] "新北市" "臺北市" "桃園市" "臺中市" "臺南市" "高雄市" "宜蘭縣" "新竹縣"
##  [9] "苗栗縣"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縣" "屏東縣" "臺東縣" "花蓮縣"
## [17] "澎湖縣" "基隆市" "新竹市" "嘉義市" "金門縣" "連江縣"

執行xml_text()函式後,所得結果即為一文字向量。

綜觀上述,若欲擷取完整的資料,並儲存取資料框中,可撰寫程式碼如下。

population=data.frame(INFO_TIME=xml_text(xml_find_all(population, "//INFO_TIME")),
                      COUNTY_ID=xml_text(xml_find_all(population, "//COUNTY_ID")),
                      COUNTY=xml_text(xml_find_all(population, "//COUNTY")),
                      H_CNT=xml_text(xml_find_all(population, "//H_CNT")),
                      P_CNT=xml_text(xml_find_all(population, "//P_CNT")),
                      M_CNT=xml_text(xml_find_all(population, "//M_CNT")),
                      F_CNT=xml_text(xml_find_all(population, "//F_CNT")))

# 查看前六筆資料
head(population)
##   INFO_TIME COUNTY_ID COUNTY   H_CNT   P_CNT   M_CNT   F_CNT
## 1   111Y12M     65000 新北市 1638908 3995551 1946890 2048661
## 2   111Y12M     63000 臺北市 1050981 2480681 1177022 1303659
## 3   111Y12M     68000 桃園市  878466 2281464 1126870 1154594
## 4   111Y12M     66000 臺中市 1033821 2814459 1378315 1436144
## 5   111Y12M     67000 臺南市  716543 1852997  921168  931829
## 6   111Y12M     64000 高雄市 1136785 2728137 1341492 1386645

經過本案例可發現,解析(parse)XML 檔案必須先透徹瞭解其標籤,否則難以轉換為一般常見的資料框格式。相較於 XML 而言,JSON 檔案更為簡便,在 R 語言中的執行速度亦較快。

1.4.4 資料來源

⌾ 本機資料讀取

本機資料可透過指定路徑與檔案讀取,然而若有眾多檔案需要讀取,不大可能把所有路徑一一寫出,此時我們會先利用dir()函式尋找指定資料夾內的所有檔案。程式碼撰寫如下:

dir("資料夾路徑", pattern=, full.names=, recursive=)

引數設定說明如下:

  • pattern=設定符合字串規則的檔案名稱,其概念類似grepl()函式中的正規表示式
  • full.names=設定是否回傳完整的路徑與檔案名稱(T),否則僅回傳檔案名稱(F
  • recursive=設定是否往下探索資料夾內的資料夾(T),否則僅探索所設定的路徑資料夾(F

⌾ 線上資料介接

臺灣有許多免費公開資料平臺,提供相當豐富的資料集,所提供的資料格式不外乎是 CSV、TXT、XML、JSON 等格式,可利用本節說明範例中雷同的方法接取並解析資料。常見平臺羅列如下:

另請注意,運輸資料流通服務平臺亦提供 JSON、XML 等資料介接的 API 格式,然而由於其介接過程需要權杖(access token),無法直接如以上平臺逕利用網址即可連結資料,須利用httr套件處理權杖,故程序較為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