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

臺灣的現代通識教育開始於臺灣大學。出任臺大校長的虞兆中認為,現代大學和傳統儒家教育觀一脈相承,學生人格養成應在學校教育中居於重要地位,於是1982年在台大成立「通才教育工作小組」負責規劃通識教育課程,次年在台大開設「社會科學大意」和「自然科學大意」兩門課程,再一年在「文學與藝術」、「歷史與比較文化」、「社會與哲學分析」、「數學與自然科學及應用科學」等五類通識領域增設多門課程。隨後,臺灣各大學相繼推出通識教育課程。中華民國教育部乃於1984年發布《大學通識教育選修科目實施要點》 通識課程具有科目多樣性的特點,。雖然不同大學的通識教育目的存在差異,但培養學生基本技能,擴展學生知識視野,令學生理解不同知識領域的方法,是通識教育發展的主要內容。學生能夠通過對通識課程的學習,能夠獲得以下三個主要影響:(1)加深對社會、國家、世界和環境的觸覺,培養正確的價值觀。(2)拓寬學生的知識基礎與看事物的角度(3)聯繫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提升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通過通識選課制度,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個性化需求,例如根據學習興趣、上課時間、任課老師以及學習進程等各方面的需求,選擇自身認為適合自己的課程。通識課程的自選使得學生的自由空間更大并且學習效率明顯提升。 中國大陸自2000年以來,也出現了針對具體大學學生對通識教育認知所進行的調查,這些調查不限於提問學生對通識教育目的、通識教育課程目標的認識,還包括了學生對通識教育是甚麼、通識教育是否重要、學生選課因素等情況的瞭解。 馮惠敏、曾德軍設計了「武漢大學通識教育調查問卷」,在全校展開調查。調查對象主要針對大學三年級學生,覆蓋了全校23個學院的近九十個專業的一千四百餘人。根據調查結果,學生選修通識課程考慮的幾個主要因素依次為興趣(41.5%)、補充知識結構(24.3%)、輕鬆獲取學分(15.9%)、時間安排(9.1%)、其他(9.2%)。通識課程教師的教學態度是認真負責的,得到了72.3%的學生的肯定,其教學方法也有69.5%的同學表示滿意。 陳小紅就汕頭大學本科生對通識教育的認知進行調查,結果發現,35%的學生自述對通識教育「沒有一點認識」,認為「稍微知道」的佔65%,他們的認識就是「除專業課外的增加知識的課程」,其中還有4%的學生認為通識教育課就是兩課等全校公共必修課。學生們對通識教育特性的描述出現最多的,是覆蓋面廣(65%)、自由輕鬆(43%)、符合學生需要和興趣(43%)、實用(42%)、不要太深太難(34%)、與專業有關(12%)。也有個別學生回答「不知道有甚麼特性」。對於通識教育的重要性,有77%的被調查者認為通識教育「重要」,6%的學生認為「重要但沒有專業課重要」,11%的學生認為通識教育「不是很重要」,只有6%的學生認為「不重要」。 從以上的研究可以得出,興趣是學生進行通識課程選擇的主要因素。然而多數高校在選課制度實施過程中普遍存在課程結構設置不合理、選課方式不完善、選課指導體系不健全等問題。本研究主要通過從選課指導這以環節入手,來改善選課制度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選課指導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特別是新生,由於對課程瞭解不深,因此很容易出現盲目選課現象。部分學生了為了選擇簡單易學的知識而不顧自身發展,隨意性的選課對教學品質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同時也脫離了選課制實行的初衷。本研究使用了基於神經網絡協同過濾的推薦系統。 資料採擷是從大量的、不完全的、有雜訊的、模糊的、隨機的資料中,提取隱含在其中的、人們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潛在有用的資訊和知識的過程。它是一門交叉學科,集成了許多學科中成熟的工具和技術,包括統計學、資料庫技術、機器學習、模型識別、人工智慧等。個性化推薦是資料採擷中一項非常有用的技術,它是20 世紀90 年代被作為一個獨立的概念提出來,近些年有了迅速的發展,得益於Web2.0技術的成熟。有了這個技術,使用者不再是被動的獲取資訊,而是成為獲取資訊這個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 本研究所使用的基於神經網絡協同過濾的推薦系統,能從歷史選課資料中隱藏的、有用的知識,作為指導學生選課的依據,在高校通識選課系統中融入該演算法可 幫助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與自身發展最為貼近的課程、學習量及任課教師,個性化選課推薦系統的運用使得高校選課機制更為完善。